進入科創時代,產業賽道變化速度不斷加快,風口正從互聯網轉移到硬科技。
“將創新技術與巨大的傳統產業結合,可以玩出新花樣。 ”軟銀中國主管合伙人宋安瀾稱。
近日,“光明優倍”杯第十八屆中國MBA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在上海交通大學落幕。今年,MBA總決賽的創業項目主要圍繞兩個思路展開,一是硬核科技在各行各業的實際應用;二是圍繞民生升級、改善和提高生活品質展開,也展現了當前MBA的創業風向。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劉少軒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MBA創業項目的技術或許不是最領先的,但一定是在市場還沒有普遍開展或市場需求還不明朗化的情況下,勇于將高科技深耕某個細分市場領域,而不是盲目追逐市場已經盈利、商業模式明朗的領域,”他稱。
“硬科技將會是下一個風口。”大賽期間,第一財經專訪了評委宋安瀾和中歐資本董事長張俊,他們的投資理念與創業大賽的主題不謀而合。
進入“科創時代”,創投在推動科技創新發展、賦能產業升級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許多新技術巨頭也是在VC的支持下成長起來的。而在投資人眼中,原創技術能力成為對創業企業的基本考量。
宋安瀾強調,當一個優秀的創業團隊建立起來后,產品的方向要正確,要做滿足社會剛需的產品,切入朝陽產業。同時,項目需要具備可預測性,商業模式或收入成長可以預期。
在當前的投資環境下,宋安瀾表示,作為技術投資者,當前專注于擁有一定技術壁壘的企業,側重于硬科技領域的投資,而對于商業模式創新的項目會比較謹慎。“擁有一定技術壁壘的企業,在短時間內不會被輕易超車,通常這種技術型的公司發展速度也比較快,可擴張性比較好,尤其是一些新技術和傳統產業有結合點的公司。”
“以紡織為例,這是一個非常傳統的行業,大家可能覺得沒什么新意,但是將最先進的技術和巨大的紡織產業結合起來,就能玩出新花樣。”宋安瀾介紹稱,軟銀中國投資的一家企業研發了先進的印染技術,通過特殊的自動化印染機器,根據需求在布料上進行印染,大大減少了污水排放的同時,提升了產出,降低了成本。“這就是通過自身的技術能力,將創新的環保染色技術與巨大的紡織品產業結合,玩出了新花樣。 ”
宋安瀾認為,技術投資人應具備極高的素養及專業的知識背景,依靠準確的投資邏輯去選擇項目,挖掘出優秀的創業團隊。
在張俊看來,創投機構應該堅守“只賦能,不添亂”的功能,他將企業的CEO比作飛機的駕駛員,而投資人是坐在駕駛座旁邊看地圖的領航員。
“投資人在投資的過程中,是在眾多航線中提供最優路徑,而最終選擇權還是在駕駛員——企業CEO手里,”張俊認為,VC應該做的是為企業賦能,而不是擼起袖子自己干,“VC應該保持一個不跨越的界限,不能忘記自己投資人的身份。”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