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三大指數今日集體收漲,其中滬指收盤上漲0.76%,收報3420.57點;深成指上漲2.03%,收報14134.85點;創業板指走勢較強,漲幅達到3.66%,收報2882.44點。兩市合計成交8644億元,行業板塊多數收漲,航天航空、煤炭采選、玻璃陶瓷板塊領漲。北向資金今日凈買入78.61億元。
對于后市大盤走向,機構紛紛發布看法。
中信證券認為,國內政策節奏的分歧消除,經濟復蘇和流動性寬松支持下,A股跨年的輪動慢漲仍將繼續。年末激烈的機構博弈跨年后將迅速緩和,建議堅持順周期主線的同時,在快速輪動中強化跨年后高景氣品種的配置。綜合跨年的景氣趨勢和業績彈性,以下跨年后的品種建議加強配置,包括:同時受益于弱美元和全球補庫存而漲價的銅、鋁和鋰;受益于國內地產竣工提速,美國地產銷售周期性走強,且估值相對較低的家電藍籌;受益于跨年的中期景氣拐點兌現,以及市場風險偏好修復的軍工板塊;科技板塊中前期調整較多,景氣依然向上的消費電子及半導體。
海通證券表示,春季行情年年有,但啟動時間差異較大,牛市中的春季行情漲幅更大。春季行情中風格和行業特征不明顯,成長和價值占優幾乎各半,領漲的行業并無特別規律。政策不急轉彎,牛市格局沒變、春季行情在途,中短期大金融更優,中長期主線仍是代表轉型升級的科技和內需。
國泰君安判斷,大盤將維持3100-3500點震蕩格局,布局良機階段兌現。下一階段,全球經濟復蘇斜率較方向而言重要性更甚,“保持適度支出強度”淡化政策回退預期下積極布局,看好春季躁動疊加跨年配置帶來的投資機會。
華泰證券認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不急轉彎”的基調為A股的估值減壓、盈利澆水,12月以來期限利差走闊或已是政策基調的體現,產業政策重點關注自動化+互聯化+綠色化共同影響的制造業升級+汽車消費+城市更新。經濟上,中美制造業繼續修復,中國制造業投資亮眼、美國房地產消費景氣,中國企業部門與美國居民部門供需互洽的判斷繼續驗證,出口景氣及制造業設備更新仍將是自上而下的關鍵主線。后續影響市場的重要時點——3月兩會、3月底至4月疫苗可能量產、5月PPI同比或達年內高點、6月美聯儲議息會議。
招商證券分析,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對A股的影響。具體來看,經濟發展目標不再設置具體增速數據;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準有效且不急轉彎,為接下來的政策力度埋下伏筆;財政支出從總量擴張轉向支持“國家重大戰略任務”“促進科技創新、加快經濟結構調整、調節收入分配”;貨幣政策回歸中性,要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產業政策方面,科技重要性在當前背景下不言而喻,顯示政府工作重心的方向。映射到資本市場,在未來一個月左右,順經濟周期相關板塊如金融周期可選消費仍有一定的機會,指數在這些行業帶領下有望在年初迎來突破。但是根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定調,科技創新成為2021年更加重要的工作,A股投資也可以考慮順勢向科技領域偏移。科技領域受到全球需求和供應鏈的影響,隨著明年上半年全球經濟逐步恢復,需求和供給也有望回到擴張。關注重點也將會逐漸回到科技領域。除此之外,由于出口、通脹和出行在2021年有望超預期,也可以選擇細分領域進行布局。
安信證券指出,政策強調“不急轉彎”,市場有望更上一層樓。12月以來市場的下跌反映出投資者對政策未來退出和收緊的過度擔憂。現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給出了明確的政策信號:“不急轉彎”,安信證券研判未來政策逐步退出,投資者所擔心的“政策懸崖”現象出現概率極低。在政策信號落地之后,預計在流動性預期邊際改善,復蘇預期深化的背景下A股有望進入年初躁動行情,短期配置仍建議以順周期為主線(包括金融、可選消費、漲價鏈、出口鏈等),逐步關注成長股機會,行業上重點關注:軍工、白酒、汽車(包括新能源汽車)、白電、化工、有色、機械、保險、銀行、券商等;主題重點關注:碳中和、生物育種、高端制造等。
中金公司表示,近期的政治局會議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的定調,基本符合上述預期。根據歷史經驗,在這樣的背景下,政策退出可能會對整體指數表現形成一定的抑制,2021年A股重點關注階段性及結構性的機會。前期強調“新老偏均衡”、“復蘇交易仍是主導”,目前市場可能仍處于這一階段,但也要注意目前市場預期較為一致,且政策漸變的大基調已經形成,投資者倉位普遍不低,市場可能會提前從趨勢性機會過渡到結構性機會的階段,建議關注產業升級、消費升級、數字化轉型及綠色發展四大結構性趨勢,逢低吸納相關優質龍頭標的。
天風證券認為,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沒有出現前期部分投資者擔憂的過度收緊政策的表態,整體表述偏溫和。因此,維持之前的三個基本判斷:①在過去兩個季度同業存單利率翻倍以后,貨幣政策大概率不會再進一步收縮,尤其是近期信用違約問題疊加資金面跨年、跨春季。②信用周期10月見頂,11-12-1-2四個月溫和回落,明年3月開始基數導致的信用被動收縮斜率開始陡峭。③政策避免大開大合,仍然以不斷加強“預調微調”為主,因此政策較難出現和經濟之間的錯配,也即2021年經濟平穩的概率更大,既不會明顯超預期,也很難大幅回落。最終,對于市場而言,也維持前期的判斷,12月份的調整,是再次布局明年春季躁動的機會。主線是:①順全球生產周期的原材料和零部件;②內生產業周期向上的生產線設備、軍工上游、新能源車。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