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瓴資本大手筆布局光伏領域,以158億元的代價,受讓光伏龍頭隆基股份(601012.SH)6%的股權,躋身隆基股份的第二大股東。
12月21日早盤,隆基股份大幅高開,隨后以85.42元的價格漲停,股價再創歷史新高,從年初至今漲幅高達249%。
12月20日晚間,隆基股份發布公告,稱其持股5%以上的股東李春安于12月19日與高瓴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簽署了《關于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之股份轉讓協議》,擬通過協議轉讓的方式,向高瓴資本轉讓其持有的隆基公司股份約2.26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6%。
協議約定轉讓價格為70元/股,合計轉讓價款為158.41億元。值得注意的是,隆基股份最近一個交易日收盤價格為77.65元/股,本次轉讓價格略高于該股價的9折,接近隆基股份歷史高位。
前述公告稱,高瓴資本入股隆基的原因,是基于對上市公司未來持續穩定發展的信心及對上市公司價值的認可,擬通過本次權益變動獲得上市公司的股份,以獲得股份增值收益。不過公告中也強調,目前高瓴資本不存在未來12個月內增持上市公司股份的具體計劃。
記者了解到,股權轉讓方李春安雖然未在隆基擔任任何職務,但其卻是大連連城數控機器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連城數控”,835368)的董事長及法定代表人。
和隆基股份一樣,連城數控同樣處于光伏及半導體制造行業,所生產的單晶爐和線切設備等產品主要應用于光伏太陽能硅片的加工過程,處于產業鏈的上游。
天眼查APP顯示,李春安和鐘寶申為連城數控的實際控制人,分別持有連城數控13.08%和10.12%的股份,而鐘寶申則是隆基股份的董事長。由此可見,隆基股份是連城數控背后的公司。
而隆基與連城數控的關聯交易也在后者的營收中占比極重。根據發行保薦書,連城數控的客戶主要集中于主流硅片生產商,包括隆基股份、晶科能源、江蘇中能和東方希望等,其中,2017~2019年,來自隆基股份的收入分別占總營收的69.12%、83.40%和67.84%,關聯方占公司銷售收入的比重較高。
倘若連城數控未來要申請轉板,其與隆基股份的關聯交易占比較高無疑將成為轉板的障礙之一。
11月27日,連城數控在接待機構投資者調研時表示,未來公司將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并對照轉板實施細則法規的具體要求,酌情考慮是否正式申請轉板。截至公告發布日,公司尚未籌劃有關轉板的任何事項。
李春安轉讓股份是否出于連城數控未來轉板的考慮,尚且不得而知,但高瓴資本對新能源板塊的布局則是板上釘釘。
記者根據公開資料梳理發現,今年以來高瓴資本頻頻出手投資新能源產業鏈,覆蓋新材料、電池、光伏和新能源汽車等多個領域。7月17日,動力電池巨頭寧德時代拋出197億元定增名單,其中高瓴資本認購100億元;7月20日,高瓴資本再度參與小鵬汽車C+輪融資,融資規模共計5億美元;9月1日,鋰電隔膜龍頭企業恩捷股份(002812.SZ)發布公告采用競價定增的方式定向增發6944萬股,融資50億元,其中高瓴資本認購15億元。
而光伏成為高瓴資本在新能源板塊中重點布局的又一細分賽道,12月9日,“高效電池+多晶硅”龍頭通威股份(600438.SH)公告近60億定增大單的配售結果,高瓴資本旗下的中國價值基金認購約5億元。
在投資通威之后,高瓴資本進一步加碼光伏賽道,結合其此前對電池儲能企業的投資,“光伏+儲能”無疑是高瓴資本看好的發展方向。此前,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任育之在2020中國光伏行業年度大會上表示,據國家能源局預測,今年年底光伏發電從規模上將超過風電,成為全國第三大電源,并且“十四五”期間光伏發電的發展目標將遠高于“十三五”。
隆基股份于今年8月市值突破2000億元,10月9日繼續沖破3000億元,刷新全球光伏企業最高市值。本次高瓴資本如此大手筆入股隆基,顯然是看重隆基全產業鏈垂直一體化的優勢。開源證券分析師劉強表示,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重要原材料快速漲價等負面影響下,隆基股份于2020年11月提前完成年度20GW的組件出貨目標,有望成為全球第一。隆基股份作為一體化龍頭,從硅片到組件已大概率實現全球雙第一,將充分受益于平價時代紅利。
今年前三季度,隆基股份實現營收338.32億元,同比增長49.0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63.57億元,同比增長82.44%。截至今年6月末,隆基股份單晶硅片年產能約55GW,單晶組件年產能約25GW。按照規劃,今年底其硅片、組件產能將分別超過75GW、30GW。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