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的年度股市總結,多數會先定義本年度的股市處于牛市還是熊市中,隨后闡述目前已經走到牛熊的哪個階段。
然而,2020年的美股不能一言以蔽之。年初,在疫情的影響下,美股進入了各個技術指標上的熊市,隨后,在美聯儲史無前例的“零利率”和量化寬松力度的加持下,“大錢”帶領美股一路高歌猛進,進入了歷史性的牛市。
根據各大主流投資機構的預測,相比起2020年頭部大企業的“吃獨食”,隨著整體經濟的復蘇,2021年資本市場將引來水漲船高式的集體上揚。
熊市和牛市
2020年的美股走勢可謂跌宕起伏。用Leuthold集團首席投資策略師吉姆·保爾森的話來說,“美國經濟和市場上演了有史以來最大的過山車”。
年初,美股強勢開局。標普500指數、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均實現了創紀錄的收益。科技和半導體股領漲,谷歌母公司Alphabet市值首次突破萬億美元大關,與蘋果、微軟一起領銜美股萬億美元俱樂部。
好景不長,進入3月,在新冠疫情的沖擊下,美股出現了暴跌和超賣。2月的最后一天,道瓊斯指數暴跌1100點,標普指數跌10.76%,均是自2008年10月10日以來的最差記錄。此外,自2月24日開始的4天,道瓊斯指數分別跌1031點、879點、123點和1190點,累計下跌為歷史最差記錄。
當時,CS首席投資策略師利茲·桑德斯警告稱,市場已經出現恐慌情緒。Evercore副董事長、摩根大通首席策略師杜布拉夫科·拉科斯·布亞斯聯手呼吁美聯儲降息。
在資本市場跌跌不休的警鐘中,3月15日,美聯儲前所未有的將基準貸款利率從1-1.25%下調至0-0.25%,正式進入“0利率”時代。此外,美聯儲還額外啟動了7000億美元的量化寬松計劃和1.5萬億美元的回購計劃。
“大錢”開始流入資本市場。
在5月份又一筆資金注入后,市場開始受益于流動性。3月至8月,道指上漲29.7%,為2009年7月以來最大5個月漲幅;標普500指數上漲35.4%,為1938年10月以來最大5個月漲幅。納斯達克更為出色,上漲52.9%,創下2000年3月以來的5個月最高漲幅。8月31日,標普報3514.77點,納斯達克報11829.84點,均創下歷史新高。
至此,美股開始進入量化寬松帶來的繁榮時期。整個2020年,道瓊斯指數上漲7.3%,標準普爾指數上漲16.3%,納斯達克則錄得驚人的43.6%的上漲。
從個股上來看,2020年的美股最佳當屬特斯拉,全年市值上漲超過700%,成為全球市值第一的車企。
全球IPO井噴
2020年,全球企業通過IPO融資近3000億美元,僅次于2007年。其中,美股有454家公司進行IPO,募資規模達1672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這些公司的早期投資者獲得了不菲的收益。根據文藝復興資本的統計,2020年IPO的總體收益率為75%,是20年來的最高收益。
其中,李想汽車和小鵬汽車分別錄得260%和209%的收益,軟件引擎研發商Unity錄得192%的回報,大數據公司Palantir則收獲270%的收益。
西雅圖風險資本家比爾·布萊恩特表示,IPO的繁榮與現實經濟所面臨的巨大挑戰間明顯錯位。他分析認為,2020年前所未有的流動性是造成這一現象的最主要原因,原本許多2016-19年間就可以上市的獨角獸公司希望等待一個資金充裕的時間進場,2020年就是最佳選擇。
高盛股票全球負責人戴維·路德維格總結道,技術,醫療保健和消費類公司的IPO需求特別強勁。
無線基金的首席經理保羅·米克斯表示,云計算、人工智能網絡安全和家庭技術等領域的公司受歡迎程度就像90年代后期的互聯網公司一樣。
2021年,美股還將迎來股票交易平臺羅賓漢(估值約200億美元)、約會程序大黃蜂(估值約80億美元)、送貨平臺Instacart(估值137億美元)、社區網站Nextdoor(估值50億美元)、金融公司Stripe(估值700億美元)5個大型的IPO項目。分析師瑟琳娜·馬蘭稱2021年美股的IPO規模有望超過2020年。
根據CB Insights的數據,即使2020年的IPO數量激增,全美仍然有超過513家所謂的獨角獸公司(估值10億美元以上)。考慮到美聯儲承諾到2023年前保持0利率,布萊恩特表示2021年IPO市場應該會繼續井噴,在年底前至少會有8-10個大型IPO。
何去何從
Investopedia分析師盧卡斯·唐尼認為,美股市場將在整個2021年保持上升。其中第二和第三季度,美股投資者將獲得史詩級別的增長。他還認為,美股市場將出現分化,投資頭部的25家公司將明顯獲得更多收益。
CERA首席投資策略師薩姆·斯托瓦則表示,他的公司在2021年的預計回報率為9.5%,但他認為股票市場對2021年下半年的經濟和每股收益的復蘇估計過高。他認為美股會有相當規模的回調。
著名投資機構Russell Investment全球投資主管安德魯·皮斯則發布了詳細報告。報告中稱,受益于美聯儲的超寬松政策,2021年美股仍然將保持強勁勢頭,但通貨膨脹超支的風險仍然存在。超大型科技公司、以及估值合適的信貸標的都是規避風險的好辦法。
同時,皮斯看好歐洲股市在疫情后的反彈。
但他提醒,2021年進入市場的投資者應當謹慎選擇美股和政府債券,原因是這兩者的價格已經過高。相比之下,新興市場股票以及投資級信貸將會是更好的機會。
目前大型投資機構中,看好美股2021年繼續高歌猛進的占壓倒性多數。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