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好端端的百億市值公司,辛辛苦苦賺了一年錢,到年底遭人“殺豬”狠狠宰了一刀,走向法院跟人打官司。
A股上市公司中來股份,近期披露的2億買私募在2020年12月暴跌97%,引發市場廣泛關注,而背后的故事也非常“離奇”,未走程序未做披露,“偷摸”地買了2億理財,而后屢屢要贖回未成,最后更是詭異暴虧。
在理財踩雷披露前后,中來股份股價暴跌,披露當天更是20%跌停,今天上午再度大跌4%,而在暴跌之前,中來股份市值超過百億,今日上午收盤市值71億。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中來股份這一詭異的理財故事。
杯具:2億買私募一個月暴虧97%
有產品凈值為負
飛來橫禍。1月10日晚間,中來股份公告稱,公司購買的委托理財(認購私募基金)出現大額虧損,對凈利潤影響-1.68億元,預計2020年凈利潤同比下降52.71%至62.99%。
事故的起因,是一年前奇怪的“偷摸”買了2億私募,共4只產品,而今出事了。
暴虧的杯具都發生在2020年的最后一個月,基金產品于2020年12月當月虧損1.587億元,較2020年11月虧損幅度為97.18%。中來股份2020年前三季度,270天辛辛苦苦賺了2.63億元,取得了不錯的業績,這一個月就被人理財產品“搞走”1.6個億。
那么,買了將近1年的私募基金,為何突然在2020年最后一個月,離奇暴虧97%?當月上證指數還是上漲的,債券市場也沒有特別大的曝雷虧這么多的。
因為中來股份的錢,被人拿去搞“莊股”崩了,還加了杠桿,最終甚至有產品凈值虧到負。也就是不僅把本金虧完了,還欠錢。4只產品,2只產品2020年底凈值為負,1只只剩4分多錢。
集體閃崩連續跌停
2019年底到2020年初偷摸買的私募,到2020年4月底才披露,然后想趕緊“補救”贖回未成,最終釀成如今惡果。而出事之后,投資者才知道買的這4只私募產品干了什么事。
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中來股份先后分四筆買私募,分別買了騰龍1號基金、騰龍4號基金、正帆1號基金、正帆2號基金分別認購了3000萬元、5000萬元、6000萬元、6000萬元,合計認購總額為2億元。
騰龍1號基金和騰龍4號基金的管理人是泓盛資產(深圳),基金托管人為申萬宏源證券;正帆1號基金和正帆2號基金的管理人是深圳前海正帆,基金托管人為國泰君安證券。然后這4只產品成立后,就集體重倉了12月崩盤的莊股,還是2倍杠桿。
在整個投資運作期間,騰龍1號基金重倉了濟民制藥;騰龍4號基金重倉了濟民制藥,持有博濟醫藥、奇信股份和榮科科技;正帆1號基金重倉了濟民制藥,持有博濟醫藥、奇信股份和榮科科技;正帆2號基金先后重倉了濟民制藥、博濟醫藥,持有榮科科技。
濟民制藥的走勢大家也都看到了。連續10個跌停后,仍然一路暴跌,從去年12月16日閃崩至今,股價跌去74%。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私募產品還不是普通的重倉這幾只莊股,還是加了2倍杠桿。中來股份表示,公司投資的四只產品均在產品成立后的一個月內,迅速建倉,并運用杠桿工具重倉濟民制藥,導致基金資產總值占基金資產凈值的比例在當月都接近或超過了合同約定的200%上限。
而在披露買理財曝雷之后,中來股份自己的股價也崩了,1月11日20%跌停,今日上午再度暴跌4%。
詭異:“偷摸”拿2億買私募
神秘人做擔保
追溯事件的原點,中來股份上述委托理財是“偷偷”進行的。2020年4月27日,公司就使用閑置自有資金委托理財的情況進行了說明并致歉,公眾才知曉了這筆投資。
中來股份,是在未經內部董事會審議程序,也未通知保薦機構,于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認購了私募基金合計2億元,違反了相關規定。而后公司召開董事長補充了委托理財的議案。
不僅偷摸理財,還出現了神秘人做擔保,并承諾兜底年化10%收益。這與目前的資管新規精神是不符的。
公告顯示,自然人李萍萍、李祥于2020年1月7日向中來股份出具了《承諾函》,其二人對公司認購的騰龍1號基金、正帆1號基金、正帆2號基金合計1.5億元做出承諾:保證公司能夠收回本金并獲得年化10%的投資收益,若基金未來向公司分配的總金額(包括期間分紅、份額贖回所得、清算分配等全部收入)低于公司投資本金并加計年化10%收益,則差額部分由李萍萍、李祥以現金補足。
這個李萍萍、李祥是何方人士,公告顯示和中來股份無關系。目前也沒看出這兩人和兩家私募的關系,交易所也要求中來股份去核實。這兩人為何冒出來做擔保。
深交所關注函要求公司核實李萍萍、李祥與泓盛資產、前海正帆的關系,為相關產品提供擔保的原因及合規性,也要求核實兩家私募是否具有關聯關系。
中來股份的公告表示,2020年1月10日,公司時任及現任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部分持有公司5%以上股東、知悉本事項的部分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已向公司出具了承諾函,其與私募基金管理人、差額補足義務人李萍萍、李祥不存在任何直接或間接利益輸送及不正當往來情形。
這就很神奇了,中來股份的大股東、董事、高管和兩家私募、兩個擔保人都沒關系,怎么偷摸去買2個億的私募,如今還出事了。
離奇:跑到深圳贖回不成
悲劇未躲過
中來股份為蘇州的光伏材料上市公司,干實業的;兩家私募為深圳的私募機構,在2020年4月披露“偷摸”買了私募后,中來股份趕緊補救要求贖回,還跑到深圳要求贖回,都沒有贖成功,最終出事。
先來看看泓盛資產和前海正帆是什么公司。
中國基金報查詢顯示,泓盛資產成立于2015年11月,注冊資本1000萬元,法人、總經理為馬偉杰,旗下基金產品約20只。不過,在查閱期間,并未在三方網站看到這兩只基金的凈值表現情況。
前海正帆成立于2015年,注冊地及辦公地均在深圳市,法人、董事長為黃建杰。公司官網顯示,黃建杰曾在多家知名券商市場部任職,深圳電視臺、上海廣電及香港財經頻道常年特約嘉賓,具有20余年實盤交易經驗,前海正帆的投資理念為“價值投資,量化擇時”,還提到公司致力于構建全天候的風險管控能力。不過,根據第三方平臺來看,其2020年業績確實不太理想。
再看看中來股份是怎么一步步贖回,沒有成功的:
從2020年4月一直到11月,多次提出要求,還到深圳現場,都未能贖回成功,哪怕在11月最后贖回成功了,也不至于出現12月莊股暴跌慘虧97%。
回頭來看,兩家私募應該是加杠桿重倉“陷入”了莊股當中,這其中是否存在持股超限,是否存在操縱情形,為何不及時賣出,值得關注。
從蘇州到深圳,有1400多公里。
公告情況如下:
公司于2020年4月23日即第一次正式通過郵件及書面方式向基金管理人遞交了將全部所持基金份額贖回的申請,并于4月27日、4月30日、5月6日、5月8日及5月13日間多次與管理人確認贖回進度,但管理人以“公司贖回金額大,短期內集中拋售會導致市場波動,會造成公司和其他投資者的損失”為由,未執行贖回操作。
2020年7月10日,正帆1號基金、騰龍1號基金、騰龍4號基金截至2020年6月30日資產凈值均觸及預警線或止損線,公司再次以郵件等方式向管理人發出正式贖回申請,其后通過電話和微信語音等方式催辦。公司以快遞方式寄出贖回申請原件,基金管理人分別于7月13日及7月15日簽收。
2020年7月20日,公司派聯絡人赴泓盛資產及前海正帆指定的聯系地址進行現場交流要求贖回。
2020年8月26日,公司收到正帆順風2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贖回金額1,983.52萬元,對應認購款項1,840萬元及盈利143.52萬元。
2020年11月7日,公司再次以郵件方式向基金管理人遞交了公司所持剩余所有基金份額的贖回申請,同時以快遞寄出原件,基金管理人于2020年11月9日簽收。
2020年11月12日,公司再次派聯絡人赴深圳進行現場交流,但是基金管理人以凈值處于回升階段或將有序退出為由,最終未按照公司要求落實贖回事宜。
聲討:預警線止損線失守
起訴私募、券商和神秘擔保人
雖然2倍杠桿“干”莊股,4只私募產品,還是設置了止損線和預警線,但都失守。根據四只產品的基金合同約定,基金份額凈值0.85為預警線、0.80為止損線,等于或低于以上凈值,即觸發預警通知和平倉通知。
中來股份表示,正帆1號基金、騰龍1號基金和騰龍4號基金,多次出現基金份額凈值低于平倉線的情況,但未發現管理人進行平倉操作,也未向公司發起提示。此外,公司未發現基金托管人申萬宏源證券、國泰君安證券在上述風險出現時,采取過監督提示、披露及報告等行為,也未發現托管人對管理人采取交易權限限制措施。
最終,中來股份采取了仲裁和訴訟的方式,將私募、券商、擔保人告了。
中來股份表示,公司已委托律師,擬向泓盛資產、前海正帆及基金托管人申萬宏源證券、國泰君安證券,及差額補足義務人李萍萍、李祥提起訴訟或仲裁。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