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聯合國糧農組織和浙江大學聯合主辦,中國農業農村部對外經濟合作中心與拼多多支持的“第二屆全球農創客大賽”決賽結果正式揭曉。
與首屆大賽相比,本屆大賽吸引了更多全球青年農創客團隊踴躍參加,近40個國家共157支團隊參與。其中,10支團隊憑借突出的創新解決方案入圍總決賽。評審團則由聯合國糧農組織、浙江大學、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國際電信聯盟、中國農業科學院、托普云農等機構的專家組成。
經過激烈的角逐,來自加納的“Grow for me”團隊脫穎而出,榮獲本屆大賽金獎;來自德國和巴基斯坦的EPTeck Technologies團隊榮獲大賽銀獎;來自中國的大學生團隊以棉花秸稈進行飼料轉化的創新扶貧項目,摘得大賽銅獎。
浙江大學副校長何蓮珍在開幕致辭中強調:“青年在農業與食物系統數字化轉型中發揮很重要的作用。” 本次大賽旨在鼓勵全球青年和女性農創客,通過創新商業模式和數字解決方案,助力推進數字鄉村的進程。
此次農創客決賽的10支隊伍成員分別來自中國、英國、加納、德國、巴基斯坦、加拿大、印度、伊朗、烏干達,特立尼達等國家,共覆蓋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歐洲等5個大洲。
浙江大學食物經濟與農商管理研究所所長衛龍寶認為,“鼓勵支持更多的青年和婦女加入到全球數字農業創業的行列,需要國際組織、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非政府組織、行業領袖企業等多方面的支持與通力合作。”
去年12月,在“首屆全球農創客大賽”上,全球青年農創客集中展現了數字農業領域的創新潛力和前沿技術,今年的農創客大賽則更注重數字技術對全球農村的賦能和轉型。
在大賽中拔得頭籌的加納團隊Grow For Me(GFM)展示的是一款用于農業社區的微型聚合器平臺(MAP)。據介紹,該聚合器平臺主要通過移動支付向非洲農村地區提供小額融資,以協助當地承購商從非洲農民手中收購農產品,并向當地農民實時提供市場價格信息,目前已在非洲9個國家和地區廣泛使用。
在評審團看來,這將為非洲多個農業市場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推動非洲大陸商品聚合和小農融資的數字化。
來自德國的EPTeck Technologies團隊展示的則是一種基于物聯網的精準農業解決方案。該系統基于對空氣中濕度、溫度等數據的收集和分析,通過手機應用程序和自動化設備控制灌溉和施肥等,可以大幅提高農業資源的使用效率。
“在新冠疫情和全球變化的綜合影響之下,全球農業糧食系統的可持續發展面臨諸多新的挑戰。”中國農業農村部對外經濟合作中心副主任李志平表示,很高興在今年的農創客大賽上,看到全球青年帶來的農業創新,這為全球各國的數字鄉村轉型提供新的技術和力量。
在評審過程中,來自中國浙江的福居農業團隊現場展示了“藍色小龍蝦”,引起了評審專家的廣泛關注。據介紹,該款“藍色小龍蝦”原產澳洲,與國內的小龍蝦相比,體型較大、出肉更多,價格也更高昂,經過福居農業在新的育種和養殖技術的改造下,“藍色小龍蝦”將以親民的價格爬上消費者餐桌。
“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農業糧食系統需要創新解決方案來應對全球挑戰。”糧農組織首席科學家Ismahane Elouafi表示,在第二屆全球農創客大賽中,我們很高興地看到全球青年為農業食品系統提供了創新的商業模式和數字解決方案,以推動全球實現更好的生產、更好的營養、更好的環境和更美好的生活。
來自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大學生團隊帶來的項目名叫“點草成金”,把科研方向聚焦到棉花的再利用上。該團隊展示的“秸稈與飼料轉化的綜合扶貧項目”,主要通過棉稈包裹和微貯方式,為當地的牛羊提供新型飼料,不僅提高了棉稈的飼料價值,擴大牛羊養殖規模,也有效減少了秸稈焚燒帶來的環境污染。
“我們越來越明顯的感受到青年科研人員已經成為農業食品系統改造的催化劑。”聯合國糧農組織首席創新官哈立德·邦巴(Khalid Bomba)表示,全球青年農創客正在通過創新的數字技術和商業模式,推動全球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這將為消除全球饑餓和貧困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