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晚報曾對侯老先生家漏雨情況進行報道
侯老先生指著修補過的天花板說,他再也不擔心漏雨了
“過兩天可能會下雨,我這次不擔心漏雨了,家里屋頂修好啦。”昨日,家住南寧市西鄉塘區衡陽西路19號的八旬留守老人侯明亮開心地說道。10年來,只要一下雨,家住頂層的侯老先生家臥室及客廳都會漏雨,但因為小區無物業管理等情況,想要修補困難重重(詳見南寧晚報2月21日03版《老舊小區樓頂漏水住戶想維修遇難題》報道)。幸好,候老先生遇到了好心人,困擾多年的難題得到解決。
一到下雨天屋里就漏雨
侯老先生與愛人居住在南寧市針織印染總廠居民小區。該小區建于上世紀80年代初,屬于早期建起的大板房,比較老舊。自2003年南寧市針織印染總廠破產后,小區由振寧公司移交給城區政府接管,社會事務由衡陽南社區管理。小區目前屬于無物業管理狀態,已經被列入政府危舊房改造工程一期的第二批,但目前第一批還在等待改造。
10年來,只要一下雨,侯老先生家的臥室就會漏雨,每次他都要用幾個盆來接雨水。因長時間漏雨,天花板留下了幾條棕色水痕。他為此多次向衡陽南社區居委會和衡陽街道辦反映情況,但因為單位破產、維修基金所剩無幾等現實情況未能如愿。
不僅如此,通往樓頂天臺的入口僅容一人通過,沒有樓梯,即使搭上木梯,要爬上天臺也非常危險。侯老先生年輕時曾上過天臺,事后直冒冷汗。更別提他今年已經80歲,還中過風,行動不方便,難以自行維修。
有人悄悄找師傅幫修理
2月,受漏雨困擾已久的侯老先生向本報熱線反映了情況。經記者介入,社區工作人員表示,侯老先生居住的小區所屬工廠破產多年,公共維修基金所剩無幾,且無物業管理,樓頂漏水的困局難破。政府的惠民基金有條件限制,不一定能申請成功。本來,整棟樓所有居民籌錢請人維修樓頂是一個不錯的辦法,但有的住戶家沒有漏雨,不同意出錢維修,方案難以推進。
讓侯老先生沒想到的是,他的困境見報后就得到了好心人關注。
3月7日,專門從事屋頂維修、防水的蘇師傅給本報熱線打來電話,詢問侯老先生家的詳細地址。原來,一位熱心市民看到本報報道后,找到蘇師傅,請他幫侯老先生家維修屋頂,維修的錢全由他出。溝通過程中,熱心市民一再叮囑蘇師傅別透露他的信息。
打聽到侯老先生的小區住址后,蘇師傅馬上到他家了解情況并制定維修方案,第二天就帶上工具爬上樓頂對漏雨位置進行修補。蘇師傅說,侯老先生家是大板房,比較老舊,樓頂漏水很嚴重,他已對多處漏雨位置進行了修補。
好心人不留名只想老人住得舒服
這位熱心市民是誰?在記者再三詢問下,蘇師傅終于透露了對方的手機號碼。
在電話里,熱心人不愿意透露名字,只稱自己姓陳,今年42歲,是一名靈活就業人員。“看到報紙上的報道后,我就想,這是一件不大的事情,可是老人來回奔波反映了10年。我的想法很簡單,就想著讓老人住得舒服一些。”“不用表揚我,我不想大張旗鼓。”……陳先生與蘇師傅并不相識,但為了找到靠譜的防水、修補師傅,他特地跑到新陽路的鋪面尋找對比,最終找到了蘇師傅。而蘇師傅只收了900元維修費,這比他預想的少很多。
屋頂漏水的難題解決了,侯老先生很激動。他說:“這件事可不是小事,已經困擾我們10年,現在終于解決了,實在太感謝你們了,謝謝晚報的關心和熱心人的幫助!”(記者 韋薇 文/圖)
編輯:羅寧
責任編輯:覃鳳妮
值班編審:湯潔葵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