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樓鎮壇垌村淮山專業合作社種植基地的淮山迎來收獲季,村民忙著采挖收獲。(覃捷 攝)
“每一個隆起的‘小鼓包’里都有一個‘淮山寶寶’。”在位于邕寧區那樓鎮壇垌村的南寧市紅壤淮山專業合作社種植基地內,種植戶用小手鎬便能輕松刨開地面的“小鼓包”,將一根根碩大的淮山從土里取出。
“那樓淮山的采挖期為12月至次年7月。以前淮山是豎著往地下生長,想要挖出一根完整的淮山,起碼要挖掘1米多深。現在的種植技術能讓淮山在土地表層橫向生長,不僅易于采挖,病蟲害也更少。”那樓鎮壇垌村淮山種植基地負責人黃彩帥介紹,在新技術的加持下,那樓淮山品質優良,在市場上供不應求。
據悉,那樓淮山于2016年獲得“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稱號,是邕寧區唯一獲此稱號的農產品。那樓鎮的淮山種植業發展迅速,種植面積占邕寧區淮山種植面積的90%以上,達2.2萬畝,鮮淮山年產量4.5萬噸以上,年產值達2.4億元。“我們將繼續擴大‘那樓淮山’的品牌影響力,延長產業鏈,引進加工項目,提升產品附加值,讓那樓淮山不僅成為支柱產業,更成為明星產業,增加農民收入,助力鄉村振興。”那樓鎮鎮長莫普程說。 (記者 余秋蘭 通訊員 覃捷 李舒婷)
編輯:羅寧
責任編輯:黃登
值班編審:湯潔葵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