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讀書日來臨,南寧一些書店通過打造少兒圖書專區吸引客流
繪本童書銷量提升親子閱讀成為風景
今年4月23日是第27個世界讀書日,你多久沒走進圖書館、書店,享受閱讀的樂趣了?親子閱讀作為幼兒教育過程中的重要一環,家長尤其重視。兒童啟蒙讀物兼具文學性和藝術性,對孩子的語言發展、思維啟蒙等均有助益。
互聯網的發展帶來便利,也改變了人們的閱讀習慣,對傳統書店經營模式帶來了一定的沖擊。面對這一挑戰,南寧一些書店通過打造童書繪本閱讀專區,吸引客流,發揮傳統書店線下優勢。
在新華書店23號店,家長和孩子共享閱讀時光 記者宋延康攝
現象 繪本童書銷量不斷提升
每到周末,帶孩子逛書店、繪本館成為不少家長享受親子時光的新方式。昨日,記者走進南寧書城新華店看到,琳瑯滿目的繪本涵蓋多個類別,除了在題材和主題上探索,原創繪本的書籍形態、圖文構成不斷豐富,藝術水準也日漸提升。
目前,兒童繪本是童書市場上最熱門的類別之一。“這兩年最明顯的變化是繪本賣得很好,童書的銷售看漲。”南寧書城新華店經理楊潔介紹,從整體銷售數據來看,這兩年并沒有明顯的提升。但是每到周末,很多家長會帶孩子來逛書店,這是一種新的現象,家長把書店當成“親子教育基地”,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為此,南寧書城新華店專門在5樓開辟出新的少兒讀物區域,方便家長帶孩子一起閱讀。“周末書店擠滿了人,書店的人氣逐漸被帶動起來了,這也算是紙質讀書閱讀氛圍的一種回歸吧。”
為了吸引讀者,傳統書店可謂使出渾身解數。楊潔說,這幾年,南寧書城新華店一直在升級改造,“每個樓層的設計都融入壯鄉元素,很有文藝范”。此外,書店特別打造少兒類的品牌文化活動項目,還舉行了豐富多彩的文化沙龍活動,比如,“了不起的中華服飾”繪本分享、“閱讀的力量”知識講座、挑戰閱讀1小時、走進書店感受書香、尋找閱讀小達人等。“來參加這些沙龍的除了家長和孩子,還有不少二三十歲年輕人,甚至中年女性,這是可喜的現象。”
漓江書院童書館色調鮮艷明快,吸引孩子前往閱讀 記者賴有光攝
新潮 “網紅書店”打造童書館
在各大購物中心充滿格調的“網紅”書店里喝喝咖啡、聽聽講座、見見朋友,早已不是什么新鮮的事。而在“網紅書店”進行親子閱讀這兩年也逐漸興起,不少家長為了給孩子營造良好的閱讀氣氛,很愿意在書店的消費區里點一些東西,耐心陪伴孩子安靜閱讀。
為了搶抓這一機遇,當前,已有“網紅書店”專門打造了童書館,并以此作為新的發展方向。從無處不在的圖書選品,到充滿了童趣與美感的文創產品,再到豐富多彩的活動設置,童書館越來越受歡迎,很多家庭甚至結伴而行。
為何會選擇搶灘南寧少兒圖書市場?漓江書院童書館相關負責人介紹,“其實,我們對實體書店的未來發展還是非常有信心的,我們將發揮作為社區書店的優勢,堅持做具有單店IP屬性的項目,拓展IP品牌體系建設”。2020年12月25日,漓江書院童書館試營業,開業至今已吸引500多名會員,先后與南寧市多個學校、圖書館、社區及企事業機構合作共建閱讀基地,開展兒童閱讀推廣等活動100余次。
此外,漓江書院童書館還會根據節假日節點、熱點等打造不同的主題書堆、主題書架和圖書文創相結合的主題展臺,讓經常到店的讀者也有耳目一新的感覺。同時,漓江書院童書館也會對家長的消費行為進行統計分析,以此作為調整經營方式的依據。如家長們比較喜歡選購的圖書類型有思維訓練類——識漢字識數字、專注力訓練和思維導圖等;繪本故事類——睡前故事書、好習慣養成繪本、兒童經典文學、少兒國學啟蒙等;科普手工類——科普立體翻翻書、手工玩具書等。
世界讀書日當天,童書館還將開展“小小店員”世界讀書日等體驗活動。
營銷 推出年卡等方便借閱
除了帶孩子到實體店共讀,不少家長還會購買繪本與孩子在家閱讀。家住南寧的林女士是一位年輕媽媽,女兒剛滿3歲,家里的繪本數量已經超過百本。粗算下來,林女士一年在繪本上的投入就千元以上。如何為孩子挑選合適的繪本?這個問題時常令她感到焦慮。“看過的繪本再翻閱的概率極低,伴隨孩子長大,閑置繪本越來越多,既浪費又占空間。”
一邊是家庭繪本開銷壓力大,另一邊則是實體書店童書繪本銷售受到沖擊。
業內人士分析,童書繪本受電商價格戰的沖擊較大,常態下電商平臺基本以3~5折出售,這個價格已接近實體書店的進貨價格。此外,當下的童書繪本銷售渠道更趨多元化,如抖音、朋友圈、社群等都成為家長購買童書的新渠道。“想好好培養孩子,買書的錢家里還是愿意出的,只是有時候看著那些只看了一兩次就被扔在一邊的童書,難免覺得可惜。”林女士說。
對此,很多繪本館抓住了家長的這個痛點,推行了年卡借閱等銷售模式,方便家長通過借閱的方式促進孩子閱讀。
廣西社科院院助理研究員冼奕認為,繪本館可根據自身定位及讀者群的特點和興趣愛好,推出主題化、個性化、多樣化、綜合性等服務項目。同時圍繞繪本租賃,開展周邊相關的活動,提供增值服務,比如開設繪本課程、做活動推廣等,不斷拓展延伸“借閱+”產業鏈。
引導 選擇繪本看“四個標準”
閱讀場所和閱讀方式的問題解決了,那么閱讀內容要怎么選擇呢?面對琳瑯滿目的童書繪本,怎樣判斷哪些是適合孩子的呢?“有的繪本看著獲得了很多大獎,但是所講的內容孩子不一定能理解,有的國外繪本距離孩子的生活環境有點遠,所以有時候看著書多,感覺適合孩子的并不多。”采訪中,一直堅持給孩子講繪本的李女士無奈地說。對此,冼奕認為,“繪本是給孩子看的,也是給所有人看的。親子閱讀不僅給孩子留下了美好時光,還能讓大人沉下心來思考:我們是不是走得太快、太功利、太浮躁了?”
冼奕進一步強調,“繪本是一部流動的電影,對于兒童閱讀來說,最重要的是快樂。我們要幫助孩子在快樂中成長,為他們搭建人生階梯”。兒童閱讀在不同的年齡段,應有不同的打開方式,關鍵看怎樣引導。“我們都是鋪路人,這一代孩子是看著繪本長大的,基因里流淌著對圖文表達的深刻感知。”冼奕說。
針對選擇繪本的難題,冼奕建議家長要把好入門關。一般來說,好的兒童繪本,至少要具備“四個標準”:第一要有一個張力的好故事,第二要有感染力的繪畫,第三要有精當易懂的文字,第四要貼近孩子的現實生活。家長要真正了解兒童閱讀繪本的重要性,為孩子選好繪本。
“在閱讀繪本時,通過親子共讀的形式,孩子能夠得到熏陶,學習知識,提升能力,培養出健全而有魅力的品格,搭建好通向社會的橋梁。”冼奕說。(記者凌劍伊)
編輯:梁麗玲
責任編輯:黃登
值班編審:盧超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