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原標題:外匯儲備保持基本穩定
8月7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7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2043億美元,較6月末上升113億美元,升幅為0.35%。
外匯局表示,2023年7月,受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及預期、世界宏觀經濟數據等因素影響,美元指數下跌,全球金融資產價格總體上漲。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綜合作用,當月外匯儲備規模上升。
在業內人士看來,7月外匯儲備環比走高主要受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的正估值效應影響。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7月美國公布的經濟數據不及預期,市場押注美聯儲加息已到尾聲,美元明顯走弱,同時,國際主要金融資產價格反彈,匯率及金融資產價格推動外匯儲備走高。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從匯率因素看,7月美元指數受美聯儲加息接近尾聲且歐英貨幣上漲影響整體回落,全月下跌1.0%至101.9;非美元貨幣中,日元、歐元、英鎊分別兌美元升值1.4%、0.8%和1.1%。綜合來看匯率因素導致外匯儲備的非美元部分出現升值。
“7月,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環比上升113億美元,其中大部分貢獻源于匯率折算。”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副院長趙慶明說,據初步統計,匯率折算因素對外匯儲備余額形成逾百億美元的增值效應。資產價格方面,由于7月全球債券價格相對穩定,對于外匯儲備的影響較小。
此外,國際收支方面,溫彬認為,從高頻數據和前瞻性指標來看,預計7月我國進出口順差依舊保持高位,外商直接投資保持穩健,從“北向通”資金流向看股市呈現凈流入。在剔除匯率和資產價格因素后,可以推算7月因國際收支導致的外儲變化應在合理范圍內,這表明我國外匯市場運行總體平穩,境內外匯供求保持基本平衡。
外匯局表示,我國經濟具有巨大的發展韌性和潛力,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有利于外匯儲備規模繼續保持基本穩定。
“當前外部環境復雜嚴峻,不穩定不確定因素較多,全球經濟依然面臨下行壓力,國際金融市場波動性依然較大。隨著一系列穩外貿和穩外資政策落地顯效,貨物貿易將繼續發揮穩定國際收支基本盤作用,跨境投資有望改善,國際收支將延續基本平衡格局,有利于外匯儲備規模保持基本穩定。”溫彬說。
周茂華表示,從趨勢看,我國經濟穩步復蘇,外貿韌性與人民幣資產吸引力不斷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增強,國際收支有望保持基本平衡。同時,隨著美元加息進入尾聲,我國外匯儲備有望保持基本穩定。(記者 馬春陽)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