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市實現120急救城鄉一體化后,為市民就醫帶來高效和便利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急救網點增至141個 平均反應快一倍
賓陽縣中醫醫院急診科醫護人員正在接診轉運過來的病人。記者 覃錦華 攝
時間就是生命。南寧市是廣西首個、全國少數實現全市120急救城鄉一體化的城市,為廣大市民特別是基層群眾提供了更高效的急救治療。昨日,記者走進賓陽縣人民醫院及賓陽縣中醫醫院,實地感受這一舉措帶給基層群眾的便利。
醫院出診時間大大縮短
“病人什么情況?”“休克,血壓一直量不出來。”……昨日(1月19日),在賓陽縣人民醫院,一場急救正在緊張進行中,醫護人員都在與時間賽跑,所幸經過搶救,病人轉危為安。
“這就是我們急診的常態,必須爭分奪秒。”該院急診科主任鐘華強說,南寧實現院前急救城鄉一體化后,醫院的120急救電話就接入了南寧120指揮平臺,接診效率提高了,接診量明顯提升,由原來的日均十幾趟增加至二十多趟,高峰時能有三十多趟。
鐘華強介紹,沒有接入南寧120指揮平臺前,急診科受理急救電話只能依靠一部固話機、一支筆、一本記錄本進行人工操作;接入之后由南寧120指揮調度中心統一受理、統一調度、統一質控“三統一”,流程規范化給醫護人員準備出診節約了更多時間,以前走完所有流程調車出診要花費2~3分鐘的時間,現在壓縮到了30秒左右。
“前面送過來的那名病人就是由鄉鎮醫院轉運過來的,如果我們從這里出診,去到指定地點往返至少需要一個小時,現在全程只要半個鐘。”該院急診科護士長盧鳳燚說,得益于院前急救實現城鄉一體化,目前鄉鎮醫院也設置有救治網點,與縣級醫院形成良好互動,為救治病人爭取了更多的時間和機會。
目前,南寧全市急救網點已增至141個,平均應急反應時間從20.1分鐘降至9.05分鐘,實現人人享有基本的急救醫療服務的目標。
縮短出車時間爭分奪秒搶救
在賓陽縣中醫醫院,當地居民劉先生正在照顧自己的父親,幾天前,父親突發胸悶等不適癥狀,他第一時間撥打了120急救電話。
“當時電話很快就接通了,從打電話到救護車過來,全程就花了7分鐘左右的時間,真的是惠民工程,給我們老百姓帶來了很多便利。”劉先生說,由于接診速度很快,救治及時,目前父親恢復得很好,再過兩天就能出院回去過年了。
該院急診科主任林寧介紹,醫院120急救電話接入南寧120指揮平臺后,醫院出診量明顯增加,由原來每天1~2趟增加到4~5趟,高峰時期有7~8趟。
“120調度在接聽和記錄病人信息的同時通知我們出車,相當于跨過采集信息流程,給出車縮短了不少時間,從而增加病人搶救機會。”林寧說。
擴容調度系統補充工作人員
南寧急救醫療中心副主任羅春婷介紹,隨著疫情防控“新十條”的發布,全市院前急救指揮調度話務量激增,高峰期,呼救電話量是日常電話的兩倍多,派車量的3倍多,中心通過對120指揮調度系統緊急擴容升級,有效應對新冠病毒感染人數增加的問題。
“我們吸取其他城市120話務量激增后占線打不進的經驗教訓,對調度系統進行緊急擴容,”羅春婷表示,該緊急擴容舉措及時有效地發揮了作用。
面對防疫新形勢,中心還啟用了院前120急救呼救電話定位功能以及補充人員,以更好滿足群眾的院前急救電話需求。
“在現調度員不變的情況下,及時調整調度員排班,由原來的每班8個小時調整到每班12個小時,并對儲備調度員志愿者定期進行培訓,做好應急準備。”羅春婷說。(記者 覃錦華)
編輯:覃鳳妮
責任編輯:黃登
值班編審:湯潔葵
(作者:覃錦華)
相關閱讀
南寧成為廣西首個實現全域120急救服務一體化城市 南寧急救醫療中心 黎塘急救站投入使用 “南寧云醫院”上線、加大社會面急救設備投入……南寧市健全公眾急救體系 直播回顧| 健全南寧市公眾急救體系新聞發布會 這是上海120的另一個戰場!減員、壓床、誤解...跨年夜,他跟著救護車跑空兩趟責任編輯:Rex_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