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云—南寧新聞網訊(記者 黃思寧 陳蘊康 何正君)“現在將不合格電動自行車進行銷毀!”3月17日,在廣西車船回收有限公司拆解中心,隨著南寧市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一聲令下,一批批超標、質量不合格電動自行車被集中銷毀。這是南寧市市場監管局開展“鐵拳·桂在真打”專項行動的常態工作畫面。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3月17日,南寧市市場監管局舉行2023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桂在真打”行動罰沒物品集中統一銷毀活動。記者 黃思寧 攝
記者了解到,當天上午9時許,南寧市市場監管局舉行2023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桂在真打”行動罰沒物品集中統一銷毀活動。此次集中統一銷毀行動涉及的罰沒物品包括電動自行車、家用燃氣灶、吸油煙機、滅火器、割草機、發動機、數字接收機、電線電纜、板材、酒類、洗滌用品、機油、涂料、摩托車頭盔、食品、藥品、化妝品和醫療器械等十八個類型的商品以及相關的外包裝材料,貨值約394萬余元,總計85萬余件。
南寧市市場監管局公平交易稽查局局長粟啟明介紹,銷毀工作將根據物品屬性和市生態環境局、市市政園林局的建議,分類分批委托具有相關資質的企業分別作焚燒、拆解或毀形后回收原材料等方式予以處理,銷毀過程將邀請市生態環境局等相關部門的同志共同參與,并全程視頻記錄,有效防止侵權假冒偽劣商品再次回流市場,影響正常的經濟秩序。
“這些被罰沒銷毀的超標、不合格電動自行車具有安全隱患,不具備上路資格。一是整車質量有問題,遠大于技術值要求;車輛前后輪距遠大于基準值要求;毫無臨水涉水性能;過流保護值與合格證標注的指標不相符。”南寧市市場監管局公平交易稽查局科員劉歲嶸表示:“建議消費者正確選購并安全使用電動自行車,仔細核查是否具有強制性產品認證(CCC認證),相關零部件參數是否與合格證上標示一致(如電池類型、容量、型號等)。遠離‘三無’或者非標、超標電動自行車。”
南寧市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罰沒不合格的電動自行車頭盔。通訊員 何正君 攝
3月15日,央視315晚會曝光了市面上多款電動車頭盔存在安全隱患。粗制濫造、沒有緩沖層、質量低劣的頭盔也是2023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桂在真打”行動中的罰沒物品之一。南寧市市場監管局質量安全稽查局科員李俊表示:“消費者在購買頭盔時要看有沒有規范的廠名廠址、產品名稱、執行標準、合格標志等,產品是否具有發泡材料緩沖層,沒有發泡材料緩沖層的頭盔不要選購。不要購買無廠名或廠名不規范、無執行標準、無產品合格證的頭盔。發現商家銷售可疑問題頭盔的,可撥打12345、12315熱線舉報。”
超標、不合格電動自行車被集中銷毀。通訊員 何正君 攝
聚焦民生重點領域,深入開展“鐵拳”行動。據了解,2022年,南寧市市場監管局在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桂在真打”行動中依法嚴厲查處制售屬于侵犯知識產權的白酒、建材、汽車配件等商品,以及屬于質量不合或摻雜摻假的食用油、成品油、燃氣灶具、電暖器、棉胎等商品,共查辦相關行政處罰案件1148件,向司法機關移送案件65件,公安機關立案50件,涉案案值總計1223萬余元,罰沒款合計1836萬余元。
南寧市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罰沒商標侵權的洗發水、沐浴露。通訊員 何正君 攝
南寧市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罰沒商標侵權的鞋子。通訊員 何正君 攝
執法為民,再出重拳。接下來的一年中,南寧市市場監管局將突出“鐵拳·桂在真打”的拳頭作用,加強與公安機關等部門協作、形成強大合力,深度聚焦民生關切、守牢安全底線、增進民生福祉,進一步加大監管執法力度,在重點領域,爭取查辦一批危害大、影響惡劣的涉及重要商品的違法案件,為南寧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編輯:龐麗娜
責任編輯:唐秋艷
值班編審:盧超
(作者:南寧云—南寧新聞網)
相關閱讀
南寧市銷毀一批罰沒醫療器械 南寧市市場監管局:做好年報宣傳 引導誠信經營 南寧市市場監管局高新分局開展“舌尖安全看得見”校園食堂體驗體察活動 南寧市市場監管局專業市場分局聯合開展鄉村振興捐贈暨食品安全消費維權宣講進校園普法活動 南寧市場監管部門去年查辦虛假違法廣告案177件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