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中新網南昌6月1日電 (魏美娟 歐陽成君)江西省兒童醫院6月1日消息,一名患有丙酮酸激酶缺乏性貧血的兩歲男童佳佳(化名)近日從該院血液一科的移植倉中出倉,一場耗時32天的“熊貓血”患者非親緣不全相合造血干細胞移植手術順利完成。
來自江西省撫州市的佳佳在不足兩月大時,因面色蒼黃20余天前往江西省兒童醫院血液科就診,并被診斷為患有丙酮酸激酶缺乏性貧血。
據院方介紹,這是一種溶血性貧血疾病,需反復輸血才能維持生命。但佳佳是RH陰性血型,俗稱“熊貓血”,十分稀有的血型給輸血治療過程帶來了很大阻礙。
在江西省兒童醫院與江西省血液中心的密切配合下,佳佳輸血治療及時,貧血得到了緩解。根據佳佳病情和特殊血型的特點,為了徹底治愈丙酮酸激酶缺乏性貧血,醫院血液科副主任醫師何飛同患兒父母商量后,決定給佳佳進行造血干細胞移植術。
經過六個月的等待,佳佳在中華骨髓庫找到了HLA9/10相合(10個位點中有9個是相合的)干細胞供者,但供者為RH陽性血型。這意味著移植過程中易出現溶血現象,將加大移植難度。
為保障患兒用血,江西省兒童醫院向江西省血液中心匯報了佳佳的相關情況。江西省血液中心通過抽取稀有血型檔案庫,聯系稀有血型的志愿者們,志愿者紛紛表示在患兒需要的時候進行獻血。
有了血液制品的保障,何飛帶領手術團隊為佳佳針對性制定了移植、護理方案及各類應急預案,并在各方配合下為患兒進行了干細胞移植。干細胞回輸后,佳佳出現膽紅素升高、血紅蛋白持續下降等急性溶血的癥狀,但經醫護人員積極處理,其轉危為安。
通過一個多月的精準治療和護理,佳佳各項血液指標均恢復正常,已從移植倉出倉,標志著患兒的造血干細胞移植術取得成功。江西省兒童醫院稱,據查閱文獻和相關報道,這是江西省首例“熊貓血”非親緣造血干細胞移植手術。(完)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