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生物鐘的準確性和穩定性與健康息息相關。節律如果發生異常,可引發睡眠障礙、代謝紊亂、免疫力下降,嚴重時可導致腫瘤、糖尿病、精神異常等重大疾病的發生。大腦的視交叉上核(SCN)是生物鐘的指揮中樞,協調外周器官的生物鐘,調控多種生理功能,包括免疫力、體溫、血壓、食欲等。但是SCN維持機體內部節律穩定性,從而抵御外界環境的干擾的機制尚不明確。
來自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的研究團隊發現大腦視交叉上核(SCN)神經元的初級纖毛是調控機體節律的細胞器,揭示了“有形”生物鐘的存在及其節律調控機制。該研究成果于近日發表在《Science》雜志上,題為:Rhythmic Cilia Changes Support SCN Neuron Coherence in Circadian Clock。
研究人員通過對腦切片纖毛結構的連續觀察,并建立時差動物模型,發現纖毛特異缺陷小鼠SCN神經元間的通訊能力大為減弱,不能實現同頻共振,同時失去了對外界溫度的抵抗能力。更深入的機制研究發現,SCN初級纖毛的節律性變化驅動了細胞命運、增殖與分化相關通路的節律性激活,進而調控多個核心生物鐘基因以及神經遞質等的振蕩性變化。
該研究不僅加深了對生物鐘本質的認識,也為節律紊亂相關疾病的治療開辟了全新途徑,對于機體快速適應各種復雜環境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注:此研究成果摘自《Science》雜志,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和立場,僅供參考。
知前沿,問智研。智研咨詢是中國一流產業咨詢機構,十數年持續深耕產業研究領域,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專業的角度、品質化的服務、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專注于提供完善的產業解決方案,為您的投資決策賦能。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