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原標題:今年本市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1117億元(主題)
主要用于民生保障、公共服務設施、京津冀協同發展、交通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和重大工程(副題)
北京青年報訊(記者 蔣若靜)昨日,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本市2023年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及市級預算調整方案。會議審定本市2023年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1117億元,其中一般債務168億元、專項債務949億元。會議還審議通過了市級預算調整方案,調整后,2023年市級一般公共預算收支總規模由5398.16億元調整為5703.81億元;市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總規模由1185.03億元調整為2073.90億元。調整后市級預算收支平衡。
據了解,本次會議審定本市2023年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1117億元,其中,一般債務168億元、專項債務949億元,主要用于民生保障、公共服務設施、京津冀協同發展、城市副中心建設及市政和產業園區基礎設施、交通基礎設施、棚戶區改造和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重點領域和重大工程。
除已納入年初預算草案提前下達的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537億元,本次預算調整擬增加580億元新增債務限額,其中,市級94.8億元(一般債務62.2億元、專項債務32.6億元)、區級485.2億元(一般債務18.8億元、專項債務466.4億元)。
會議還審議通過了市級預算調整方案。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央“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力提效”要求,統籌鞏固經濟回升向好形勢,本次預算調整在統籌本市新增地方政府債務、再融資債券以及其他結算資金的基礎上,增加市級一般公共預算和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總規模。本次預算調整后,2023年市級一般公共預算收支總規模由5398.16億元調整為5703.81億元;市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總規模由1185.03億元調整為2073.90億元。調整后市級預算收支平衡。
據介紹,新增政府債券將聚焦首都高質量發展重點發力。為強化政府債券資金在穩增長、促投資、補短板、惠民生中的積極作用,促進本市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今年新增債券分配遵循以下原則:一是聚焦“十四五”規劃,支持國家戰略項目建設。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安排資金用于大興機場臨空經濟區、城際鐵路等項目建設。二是聚焦全市重點任務,支持重大工程項目建設。發揮政府債券拉動有效投資積極作用,安排資金用于市政和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及交通基礎設施等領域。三是聚焦民生保障提升,支持補短板、惠民生項目建設。推動基本民生保障水平不斷提升,安排資金用于棚戶區改造、保障性安居工程、生態環保、醫療、農林水利等民生項目,提高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水平,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本市將繼續加強政府債務管理,防范化解政府債務風險。一是加快債券發行使用。第一時間向各區下達新增債務額度,指導各區嚴格履行預算調整法定程序。采取分批精準發行方式,合理安排發行計劃,節約資金成本。督促項目主管部門及資金使用單位,依法合規加快資金使用。定期通報各區支出進度,推動項目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
二是抓好常態化管理。壓實主管部門和各區主體責任,抓好債券項目常態化儲備,嚴把審核關口,提高項目質量。加強債券項目穿透式跟蹤管理,推動項目按計劃完工,不斷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加強債券項目績效評價,強化評價結果應用。
三是加強風險防控。定期組織評估市、區兩級債務風險狀況,加強債務風險預警通報。開展債務中長期規劃研究,及時制定和落實償債計劃,防范債務中長期風險。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