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音樂的基本特點,通俗音樂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小飛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通俗音樂(Popular Music)——把專業音樂創作的傷口稱為“嚴肅音樂”,把不表現重大體裁和思想內容的作品稱為輕音樂,習慣上人們把通俗易懂、情調輕松的音樂,例如小斯特勞斯的那些圓舞曲等歸屬這個名詞之下,以后,爵士樂、搖滾樂團、輕歌劇情、迪斯科等層出不窮的群眾性的歌舞形式愈來愈多,而這些音樂雖然帶有自娛的色彩,但有時亦有針貶時事,抨擊現實的作品,原先的輕音樂的概念很難把這些都涵蓋進去,有一些媒介把這些都為流行音樂,但這樣就混淆了深受群眾熱愛的古典與這些音樂的界線,。
2、現在,理論家們一般都用通俗音樂一詞概括這些音樂現象.什么是通俗音樂通俗音樂的源流人類的音樂生活可以追溯到遠古,人類社會的音樂藝術是豐富多彩的。
【資料圖】
3、當我們審視整個音樂藝術天地,可以發現,它大致呈現為兩個部分:一是民間音樂(在很大程度上是傳統久遠的鄉村音樂),一是藝術音樂(或曰嚴肅音樂、古典音樂)。
4、在這中間,有一個廣闊的地帶,那便是通俗音樂(或者叫做流行音樂)。
5、我們很難給通俗音樂劃定一個明確的界限,它與藝術音樂以及民間音樂之間互相滲透、互相結合,組成一個五彩紛呈的音樂世界。
6、不過,在一般情況下,它們三者之間的分野還是十分清楚的。
7、早期通俗音樂的創作和演出多是商業性的,在城鎮中進行,因而有別于鄉村色彩濃郁的民間音樂;同時,它不具有藝術音樂的那種規范性與穩定性。
8、它的早期,在多種情況下只是口頭流傳。
9、故此,有人說,通俗音樂乃是有別于藝術音樂和民間音樂,泛指一種通俗易懂、輕松活潑、易于流傳、擁有廣大聽眾的音樂。
10、更有人說,它即是“大眾的音樂”。
11、據國外的音樂史家們研究,在公元前的古羅馬、古埃及一帶,以音樂為生的行吟歌手們說在興起的城市集鎮間流動,遍及劇場和街市的“擊”歌現象,為廣大平民們所喜愛。
12、到了中世紀,通俗音樂幾乎覆蓋了廣大的社會生活和藝術天地。
13、通俗音樂作為一個專有名詞,據稱最早出現在十九世紀歐洲的報刊上。
14、到了二十世紀,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通俗音樂名目日益繁多,風靡世界各地。
15、電聲樂器的出現和一系列現代科技手段,更使它插翅飛翔,無處不達了。
16、2、通俗音樂的特色通俗音樂由于是“大眾的音樂”,故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尤以愛情歌曲居多,也有描寫理想、倫理、思鄉、友誼、感喟等人之常情的種種內容。
17、它富于娛樂性,手法和風格均較自由。
18、通俗音樂的結構,大多比較短小精練,許多作品富于即興性,在旋律上力求易記易唱,音域不寬。
19、總之,十分注意通俗性。
20、通俗音樂的演出,十分強調群眾性,強化交流。
21、所以,大型演出甚多,燈光、美術、服裝、舞蹈、音響等綜合運用,往往造成十分強烈的效果。
22、通俗音樂在其發展過程中,越來越和新的電子科技手段相結合。
23、除了現場演出外,它的各種傳播方式無不十分現代化。
24、3、通俗唱法通俗音樂的無比豐富性,也決定了其組成部分通俗歌曲演唱的豐富性,所以,有人認為,“通俗音樂的演唱千差萬別,并不統一”;也有人說,“流行歌曲的演唱,幾乎是沒有確定規律可言的事情。
25、它的聲音表達方式,就是讓你覺得具有自己的特點和個性就越好”;甚至有人說,“只要能隨心所欲地哼上幾句,唱上一曲,這就是通俗唱法的特點”。
26、實際上,當已形成一種唱法之后,在具體演唱操作上,還是有其一定的規律的。
27、可以說,通俗歌曲題材的廣泛性與平民化,音樂的娛樂性與簡易化,演唱者大多為非專業人員,自娛自唱者居多,因此,很自然地形成了這樣一種唱法,即多用自然嗓音,音域一般不寬,吐字清晰,親切隨意。
28、這種因通俗歌曲而產生的唱法,即可稱之為通俗唱法。
29、應該提到的是,通俗唱法因通俗歌曲而生,而在實踐中,它又具備了一種獨立性。
30、已經有許多這樣的例證,即用通俗唱法演唱正宗的藝術歌曲或民族民間歌曲,但,這只是一種派生現象。
31、參考資料里有本對你有用的書:目錄:引言第一章第一節通俗音樂及其特征第二節我國通俗音樂的形成與發展第二章第一節音樂欣賞的一般心理過程第二節通俗音樂欣賞的方式第三節通俗音樂欣賞的價值與意義第四節提高音樂欣賞能力的方法第三章第一節通俗歌曲概述第二節通俗歌曲的分類第三節通俗歌曲的風格與藝術特征第四節通俗歌曲的演唱方法第四章第一節靈動感人的爵士樂第二節激情狂熱的搖滾樂第三節溫馨浪漫的輕音樂附錄一百首經典中文名曲賞析本人找到了些論文你可以參考下?。簩νㄋ滓魳泛蛧烂C音樂的理解新聞與傳播學院 編輯出版學曾經試圖以摯愛音樂和會小彈些吉他為美麗的背景,選擇了西方音樂史這門通選課。
32、幾個星期前還懵懵懂懂地以為那些耳熟能詳的通俗音樂完全可以作為選修這門課的資本。
33、可是現在想起來,真是覺得好笑。
34、通過老師對巴洛克音樂、維也納古典音樂以及浪漫主義音樂等音樂知識的講解,使我受益匪淺。
35、也終于有機會寫下一點東西和老師進行交流。
36、文筆拙劣,見諒。
37、提起通俗音樂,幾乎是無人不曉。
38、但是相對而言的嚴肅音樂,就不那么容易理解了。
39、翻了一些音樂方面的書籍,也沒有找到關于嚴肅音樂的明確定義。
40、索性就自己為它指定了一個范疇。
41、我個人認為,課上老師所講授的巴洛克音樂、維也納古典音樂、浪漫主義音樂以及將要講授的印象主義音樂等都應該屬于嚴肅音樂。
42、它的表現形式包括中外交響樂、歌劇、歐洲傳統唱法等。
43、而與此相對應的爵士樂、搖滾樂、偶然音樂、噪音音樂等就應該劃歸為通俗音樂的范疇中了。
44、某音樂界前輩曾經認為“通俗音樂主要是以‘通俗唱法’為特征的歌曲演唱以及與之相匹配的各類輕音樂演奏。
45、”可見通俗音樂的隨意性和大眾化特征。
46、那么,嚴肅音樂和通俗音樂這兩種陸續產生并各自繁榮發展的不同音樂形式和風格之間到底是什么樣的關系呢?這是自看完音樂劇“巴黎圣母院”之后便開始考慮的問題。
47、在欣賞這部充滿現代感的經典名劇時,很多人都在為這種脫胎換骨般的音樂劇演繹形式所驚詫不已。
48、因為貫穿其間的通俗歌手和通俗音樂完全取代了傳統的以嚴肅音樂演繹的歌劇形式,給人一種徹底的改變和全新的感受,甚至一種新的境界。
49、我們知道,音樂本身是一些不同音高的音的組合,那么每一種組合也就代表每一種思想,每一份情感。
50、音樂是發自于人們心靈的聲音,而不僅僅是簡單的音符的堆砌。
51、從貝多芬、莫扎特、勃拉姆斯等音樂大師的人生經歷中,不難發現其音樂創作與不同時期的思想和心理狀態是有著直接聯系的。
52、因此,不管是在理解嚴肅音樂,還是在理解通俗音樂的時候,都要力求從音樂中發現感情,發現音樂中涵蓋的創作者內心世界的真實感受。
53、從這一點來看,雖然是不同的音樂表現形式,通俗音樂和嚴肅音樂還是有著基本的相同點的。
54、所以,很多人認為嚴肅音樂和通俗音樂簡直不在一個層次上,難以相提并論,甚至認為二者互不相容、互相排斥。
55、這些觀點由此看來是欠為妥當的。
56、當然,把嚴肅音樂視為陽春白雪,而把通俗音樂視為下里巴人,這并不為過。
57、相對而言,一雅一俗,也是不無道理的。
58、對于嚴肅音樂的理論、形式、風格以及變化發展,在課堂上老師已陸續講授得十分詳細,在此不一一贅述。
59、簡單分析一下通俗音樂的產生和發展情況。
60、西方國家以美國通俗音樂為代表,其通俗音樂起源于“布魯斯”,也被譯為“藍調”,由美國黑人創造。
61、布魯斯是一種獨特的表現個人情感的大眾音樂,也是一種對生活中各種情感的表達和宣泄方式,取材于普通民眾的生活,又傳播到生活中間,并進一步完善和發展。
62、爵士音樂還包括拉格泰姆,也譯為散拍音樂,同樣十分具有表現力,適合表達人們的心情。
63、還有一種叫作美國“黑人靈歌”的爵士樂形式,不太為人所知,其風格簡樸,適合普通人即興演唱,借以抒發其不斷變化的情緒。
64、通俗音樂由此得以興盛發展。
65、后來又誕生出鄉村音樂、搖滾樂等新的通俗音樂形式,大大豐富了通俗音樂的內容,使其終成一派。
66、東方通俗音樂暫以中國通俗音樂進行粗淺的介紹。
67、通俗音樂在中國的流行始于20世紀80年代初期,文革結束之后,長期被“左”的桎梏嚴重束縛了的音樂方面的創造力,終于迸發出來,打破了曲高和寡的“任務”音樂的創作,融入了音樂創作者真實的情感元素,構成了適合群眾口味的音樂新領域。
68、可見,無論東方還是西方,通俗音樂的興起都是以特定的社會狀況和社會中多數民眾的普遍心理狀態為背景的,也是作為人們表達生活中細微的或者敏感的情緒變化的一種手段生存下來,并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完善。
69、因此,通俗音樂在音樂中的地位是歷史、社會、人類賦予的,是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的。
70、所以,我們也絲毫沒有理由無視它的存在。
71、誠然,嚴肅音樂和通俗音樂無論從形式還是內容上,都是有區別的。
72、嚴肅音樂完整統一、有一定的體系結構,往往給人一種整體感和充實感。
73、主題明確,表達詳實、充分,調用多種正規樂器加入其間,通常選用專業的音樂演奏團體和演唱者進行演繹。
74、因此顯得華麗、正式、嚴肅。
75、通俗音樂則不同,其表現形式多樣,旋律和節奏上都較嚴肅音樂有了很大改變,更靈活、多樣、貼近生活。
76、雖然也存在主題思想,但不明確,結構上略顯分散。
77、在演繹過程中,采用的樂器和人員并非要求專業,甚至簡單的一把吉他,再加上一位說唱式的歌手,就可以完成對通俗音樂的表現。
78、因此,這種音樂形式更容易被大眾接受,傳播的范圍也更廣泛。
79、雖然如此,我們也并不能將它與嚴肅音樂進行嚴格意義上的“劃清界限”。
80、下面就以音樂劇“巴黎圣母院”為例,粗淺地談一談嚴肅音樂和通俗音樂的聯系。
81、首先,應該說嚴肅音樂來源于“通俗”。
82、換句話說,嚴肅音樂取材于現實生活。
83、課上老師介紹過的諸多音樂家,其創作無不建立在其生活閱歷和情感;歷程的基礎上。
84、沒有哪個音樂家可以憑空想象出樂音的排列,也沒有哪個音樂家可以簡單地借助空想來進行創作。
85、“空中樓閣”是不可能建造出來的。
86、只有將生活融入到音樂創作中去,才使音樂獲得了生命,得以發展。
87、音樂劇“巴黎圣母院”這一高壓的表現形式,不也是建立在雨果來源于真實生活經歷和社會背景的創作之上的嗎?正是因為雨果在其作品中融入了生活的元素,社會和人類的情感元素,才能使這部小說成為驚世之作,才使其有資格被演繹成高雅的音樂藝術,進一步宣傳并提高它的價值。
88、其次,嚴肅音樂和通俗音樂之間是相互補充、相互滲透和融合的。
89、音樂劇“巴黎圣母院”就充分體現出了這一點。
90、音樂劇自產生以來,就毫無疑問被列為嚴肅音樂、高雅藝術的范疇。
91、而這次用通俗歌手和通俗音樂來演繹該劇,實為大膽創新的嘗試。
92、從演出取得的效果來看,無疑是成功的,大眾普遍接受了這種新的音樂劇創作形式。
93、人們在熟悉而貼切的通俗音樂氛圍中,去體會高雅藝術的價值,去感受高雅藝術的思想,從而在其腦海中自覺地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抽象的“嚴肅音樂”所要表達的內容。
94、兩種音樂形式的結合是在一種特定的氛圍和情感訴求中形成的。
95、用通俗音樂來作為該音樂劇的表現形式,使演員在另一種狀態下進行相應的角色轉變,而觀眾也隨之變成新的意義上的接受者,有了新的感受。
96、在自然的情緒變化中過渡到心靈的升華,何樂而不為呢?同時,通俗音樂的運用也充實了該劇的內容,甚至使該劇的演出更靈活、更有色彩和跳躍感。
97、試想如果按照傳統歌劇形式演繹該劇,演員均采用專業高、中、低音進行演唱,還會顯得如此生動、活潑嗎?那自然又回歸到“陽春白雪”的狀態,從視覺和聽覺上造成了一定的阻礙,從而拉大了與觀眾之間的距離,其宣傳效果就必將減弱了。
98、由此可見,通俗不等于不嚴肅,嚴肅也不一定沒有通俗的成分。
99、二者之間的界線在特定的情況下是可以被打破的,而二者結合所產生的新的音樂表現形式,也會巧妙地創造出一種新的感受和新的氛圍,從而產生新的效果。
100、通俗音樂和嚴肅音樂并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沖突的,而是完全可以融合到一起,滲透到彼此之中去的。
101、二者相互碰撞所擦出的火花,上不可預見的神奇和夢幻的。
102、“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就用這首千古名句作為文章的結束吧。
103、期待著通俗音樂與嚴肅音樂衍生出新的音樂產物,也期待著二者結合的又一重天。
104、2、 我對通俗音樂與嚴肅音樂的看法02級歷史系 學號00221005二十世紀以來,隨著現代工業文明和工業城市化的興起發展,涌現出一種娛樂性“通俗音樂”文化。
105、人們在日益加強的生活壓力下,努力尋求一種解脫,一種發泄,一種反傳統的叛逆性格。
106、我認為“通俗音樂”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
107、這種音樂形式不拘泥于結構,較少拘于成規,較原有音樂相比有樸素的美感,清新的音色,民間的氣質和暖暖的人性浸染,使人容易接近而不會據人千里,不要求很高的音樂素養就可以欣賞。
108、強調獨立人格,強調對時代和對社會的感受,強調一種不妥協的精神,在對立的年代中,勇敢的反映了現實,反抗傳統束縛,反抗強權政治,反抗文化專制這樣原有的音樂形式也就相對的被稱為“嚴肅音樂”。
109、 “嚴肅音樂”通常是指各種傳統經典音樂和一切專業作曲家用傳統或現代作曲手法所創作的音樂。
110、并且,“嚴肅音樂”的傳承是以學院式的嚴格訓練來實現的,嚴肅音樂家總是力圖在作品中最充分地展示個性,詮釋深刻的命題,追求音樂技巧的創新和完美。
111、因此,嚴肅音樂作為一種“精英文化”,它的創作者、演奏者、欣賞者都必須具有一定的文化素養和音樂修養。
112、而這也就必然地將很多人或者說是絕大多數人排斥在外,而成為一種象征,是所謂社會上層的獨享,象征著文化品位與社會地位。
113、甚至在人們的潛意識中造成通俗音樂與嚴肅音樂的隔閡。
114、我認為二者作為兩種音樂形式,無所謂高低貴賤之分。
115、我們知道,“嚴肅音樂”起源于西方古典音樂,萌芽于中世紀的基督教音樂,經過“文藝復興”的洗禮,王公貴族的扶持,中產階級及市民的參與,在十八、十九世紀才得以發展成熟,當時的確是與下層人民有距離。
116、但是在如今這個多元合理的社會中,我們可以而且應該接受“音樂無等級”這個觀點。
117、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對嚴肅音樂的喜愛,二者原有的社會人群的身份地位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只不過是人們的欣賞水平、品位不同,正所謂“蘿卜白菜,各有所愛”。
118、如果僅以對音樂的偏好來得出地位的高低,不免有失偏頗。
119、當然,由于通俗音樂大眾化、娛樂性而具有的高利潤特點,不免受到商業炒作,引導社會輿論過多傾向與此。
120、另外,通俗音樂與嚴肅音樂的劃分不是絕對的。
121、民族樂派的音樂是嚴肅音樂,他們的音樂素材很多都取自民間音樂,也就是說他們也有吸收當時人們眼中的“通俗音樂”的元素。
122、而這種吸收恰恰成就了一批音樂家,成就了一個在音樂史上有重要影響的樂派。
123、就音樂劇《巴黎圣母院》而言,取材嚴肅,形式活潑,氣魄宏大,將演唱、舞蹈和特技完美地組合在一起,讓觀眾感到耳目一新,驚嘆于舞臺魅力的同時又感受到浪漫自由的藝術特質以及催人淚下的音樂表達。
124、誰能說其中沒有融入嚴肅音樂的因素呢?那是不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二者的劃分也應該有所變化呢?至少我覺得會。
125、我認為介于二者之間的“邊緣音樂”會逐漸的興起,進一步模糊二者的界限,同時進一步加強二者在技法、構思等方面的溝通,成為一個媒介。
126、其實從內在功能上來看音樂本身就是為了使人得到美的享受,陶冶情操,放松神經,從這個角度來講,通俗音樂與嚴肅音樂的劃分實際上是不必要的,不是說“能捉耗子就是好貓”么?。
今天的內容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鍵詞: 通俗
責任編輯:Rex_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