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近一段時間以來,隨著俄烏沖突局勢的變化,烏克蘭和他的美西方“盟友”關系也變得微妙起來。原本炙手可熱的“澤圣”不僅在北約峰會上遇冷,接下來的各國游說也沒討到好處。原本許諾的援助遲遲不到賬先不提,現在美國又開始質疑其烏克蘭的戰術了,力圖把反攻不理想的鍋都甩到烏克蘭身上。
援引美國網站消息,隨著俄烏沖突的持續發展,烏克蘭及其國際伙伴的關系也變得“微妙”起來。有“匿名知情人士”也出來透露消息了。據這位知情人士透露,美國除了向烏克蘭承諾過“入約”以外,還強烈建議烏克蘭不要“沖動”,不要干俄羅斯想讓烏克蘭干的事,讓烏克蘭聽從美國指揮。但烏克蘭主打的就是一個“叛逆”,不僅反其道而行之,還把鍋往美國頭上甩。說是因為美國承諾的F16和援助沒有及時到賬,才讓反攻結果“不理想”的,惹得美國很是惱火。
需要注意的是,這并不是烏克蘭和美西方第一次因為軍事戰略吵架了,前不久德國也指責了烏克蘭,認為其就是在“瞎打”。即使這些烏克蘭士兵接受了西方的正統培訓,但是當他們回到烏克蘭以后,立刻就從正規軍變成“野路子”了。當然了,烏克蘭和美西方的戰略沖突也不是不能理解。對烏克蘭來說,打仗不僅是為勝利,更多的是一種信念,為國家而戰。這和美西方隔岸觀火的思想有沖突很正常。同時美西方奉行的實用主義也和烏克蘭有所不同。不少烏軍士兵在接受完西方訓練后大倒苦水:西方現在還和二戰時期一樣,用前線指揮所觀察戰況不說,還經常要烏軍開著坦克沖上戰場送死。對“高科技作戰”的俄烏沖突來說,西方的那套無疑是陳舊且迂腐的。
拿巴赫姆特為例,一直以來,美西方都在勸說烏克蘭,希望他們放棄這個不是很重要的“戰略要地”,戰術撤退,從其他地方入手反攻俄羅斯。但是對烏克蘭人來說,巴赫姆特已經不僅僅是一塊戰略要地了,它更代表著一種“信念”,是必須要奪回的領土。
除了在戰略上“不聽話”以外,美西方還指控烏克蘭不知感恩。英國更是在北約峰會中稱,烏克蘭該對西方多說謝謝。當然了,現在烏克蘭和美西方的合作是各取所需,但是隨著戰線越來越長,時間越拖越久,美西方已經扛不住了,總不能連自家壓箱底的寶貝都送出去援助烏克蘭吧。就連軍火頭子美國都被逼得提供集束彈藥了,其他軍事儲備比美國差得多的西方國家更是捉襟見肘。
當然了,美西方怎么可能承認烏克蘭反攻不理想是因為他們的援助不到位和戰略錯誤呢,自然是要把鍋甩到烏克蘭頭上的。需要注意的是,隨著秋天泥濘季的臨近,留給烏克蘭的反攻時間不多了。有專家認為,假如在秋季到來之前烏克蘭都拿不出什么成績來的話,那很有可能失去美國的援助,美國大選的臨近讓拜登政府無暇再顧及烏克蘭。
說句陰謀論的話,烏克蘭反攻再沒點成效的話,澤連斯基被美國干掉都是有可能的。畢竟美國經濟和政治已經扛不住了,為了找個臺階下,把澤連斯基“斬首”栽贓給俄羅斯,既可以找借口停戰,又能不丟面子,把失敗的鍋甩給烏克蘭,把臟水潑給俄羅斯,還能團結一波盟友,一箭三雕,何樂而不為呢?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