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州:一座“花果之城”的農旅轉型
夏日午后,空氣里彌漫著淡淡蕉香。在位于福建漳州的薌城區,人們如今有了另一處“看?!钡牡胤?,那就是家門口的“香蕉?!?。
“香蕉?!蔽挥谒G城區天寶鎮珠里社區。歷史上,小鎮因盛產香蕉而聞名。時至今日,天寶鎮依然保留著一萬多畝香蕉林,年產值達7億多元。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年來,鄉村旅游蔚然成風,天寶鎮也開啟了新的思考:一根香蕉如何成為“可吃可觀”的風景,讓傳統農業搭上農旅融合的快車?
這是位于漳州市薌城區天寶鎮珠里社區的“香蕉?!保ㄙY料照片)。新華社記者 吳劍鋒 攝
人們將目光瞄準了小鎮的另一張名片——“林語堂”。珠里社區是文學大師林語堂的故居所在地,其紀念館就坐落在此。2017年起,漳州市將紀念館周圍的萬畝蕉林規劃建設為“香蕉?!?,項目以“語堂故里、十里蕉香”為特色,規劃建設了棧道觀光帶、語堂紀念區等景點。
如今,“品語堂文化、聽雨打芭蕉”的“農文旅”模式吸引了很多游客。眼見人氣旺了,附近的蕉農有的支起攤子擺上本地香蕉、鹽焗雞,有的應聘成為景區工作人員,收入大幅提高。“現在,村里既有物質食糧,又有精神食糧,文學和美食愛好者都能在這里找到樂趣?!痹驹谕夥N植香蕉的村民林文成幾年前回村開起了餐館,他特意用“京華煙云”等林語堂的文學作品來命名店里的招牌菜。
漳州市素有“魚米花果之鄉”之稱,近年來,當地發揮傳統特色農業優勢,加快培育農旅融合新業態,實現“鄉村增收、城市增綠”。
正是荔枝成熟時節,站在九湖鎮荔枝海生態文化園制高點遠眺,只見荔枝林蒼翠欲滴,萬綠叢中點點紅。
圖為荔枝海生態文化園。新華社記者郭圻 攝
九湖鎮種植荔枝已有上千年歷史。據漳州圓山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雄毅介紹,近年來,漳州市為九湖鎮核心區的1800畝荔枝樹配套建設了慢行綠道、驛站、觀景平臺等,旨在打造集生態觀光、休閑體驗于一體的現代農業特色空間。
工作人員在展示荔枝深加工產品(7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 郭圻 攝
從六月下旬荔枝成熟開始,荔枝海生態文化園里便人聲鼎沸,常有游客穿著漢服在此自拍?!袄笾5拇嬖冢瑸橹苓吂I園區提供了一個寶貴的城市綠肺。”陳雄毅說,如今,當地正籌建漳州荔枝博物館,進一步展示荔枝文化和閩南民俗。
漳州市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漳州市積極將農業優勢與生態、文化優勢相結合,大力推進農旅融合。自2016年以來,漳州市新建、改建、擴建休閑農業項目達152個,其中,計劃投入1000萬元以上的休閑農業項目68個。(記者吳劍鋒、郭圻)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