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中新社海口8月4日電 (記者 王子謙)海口海關4日發布數據介紹,海南自貿港最具含金量的政策——加工增值超30%免關稅政策(簡稱“加工增值政策”)實施兩年來至今年6月30日,海關共監管加工增值內銷貨值約32.9億元(人民幣,下同),免稅額約3.01億元。
加工增值政策是海南自貿港“一線放開、二線管住”進出口管理制度的重要內容。《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明確,對鼓勵類產業企業生產的不含進口料件或者含進口料件在海南自貿港加工增值超過30%(含)的貨物,經“二線”進入內地免征進口關稅,照章征收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
2021年7月8日,海南自貿港加工增值政策率先在洋浦保稅港區落地實施,并先后擴展至海口綜合保稅區、海口空港綜合保稅區和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外符合產業政策條件的企業實施。兩年來,政策紅利不斷釋放,惠及糧油、肉類、水產、醫療器械、鉆石珠寶、高性能新材料等各類生產制造企業。
加工增值政策為企業帶來“真金白銀”。近日,海南金發科技有限公司在海口海關所屬洋浦海關申報進口的6.78噸溴化環氧樹脂放行出區,享受免征稅款近4萬元。企業負責人彭峻表示,生產料件通過“徑予放行”通關模式直接從港口快速提離至廠房開展加工增值業務,實現了政策優勢疊加。
首家享受加工增值政策的企業海南澳斯卡國際糧油有限公司關務經理倪偉表示,企業進口原料因國際價格波動等原因,利潤空間很小,適用加工增值政策后已累計享受優惠超2億元,企業計劃進一步擴大產能。
為讓更多企業參與享惠,海口海關正在聯合地方政府開展調研,篩選適配企業,加大對企業的信用培育力度,目前海南省高級認證企業由最初的20多家增加至65家。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