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時隔兩月,央行連續下調政策工具利率(引題)
“降息”超預期,支持實體信號明顯(主題)
(資料圖片)
8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稱,為對沖稅期高峰等因素的影響,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當日人民銀行開展2040億元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和401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充分滿足了金融機構需求。其中,1年期MLF中標利率從2.65%下調至2.5%,7天期逆回購利率從1.90%下調至1.8%。
時隔兩個月再“降息”
大幅超出市場預期
記者了解到,這是3個月內MLF第二次“降息”:繼6月政策利率下調10個基點之后,8月7天期逆回購利率、MLF利率再分別下調10個基點和15個基點。在業內人士看來,央行時隔兩月連續“降息”超出市場普遍預期,釋放出貨幣政策加強逆周期調節、全力支持實體經濟的信號。
“回顧MLF操作利率調整歷史,除2020年初,MLF操作利率曾在2月和4月連續兩次下調外,其他調整間隔時間至少為5個月。由此,本次時隔兩個月再度降息,且MLF利率下調幅度達到0.15個百分點(6月下調0.1個百分點),大幅超出市場普遍預期。”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指出。
同日,作為短期政策利率的7天期逆回購利率下調了10個基點。王青表示,政策利率體系內的非對稱降息,與當前著力引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下行,同時抑制資金在貨幣市場空轉套利有關。
8月15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7月份的經濟數據。整體來看,我國經濟在7月繼續呈現出恢復性增長的態勢,并且發展質量也在穩步提升。然而,經濟復蘇的力度還不大,后續仍需出臺更多穩經濟增長的政策來提振經濟增速。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認為,本輪“降息”主要源于經濟修復的內生動力還不強、有效需求仍不足,“降息”等政策協同發力可以強化逆周期調節,提信心、穩預期、穩增長。“通過降息,可以帶動貨幣市場、債券市場,尤其是中長期信貸市場利率的下降,進而有助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的進一步下行,達到為企業降成本和促進穩就業、助力穩投資和激發民間投資內生動能,以及加強財政與貨幣政策配合、增強政府債務可持續性的目的,為后續國內經濟的穩固回升創造良好貨幣金融環境。”
有效緩解信貸錯配
企業融資成本將顯著降低
8月1日,人民銀行、外管局在2023年下半年工作會議中提出“繼續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促進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和居民信貸利率穩中有降”。業內普遍認為,本次降息將進一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改善企業盈利,帶動融資需求,緩解當前信貸供需錯配。
“有了銀行的這筆貸款,我們發展更有底氣了。新生產線明年投產后,公司年產能將提升近一倍。”蘇州精控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施敏捷說,目前,該公司30多畝的新建產業基地正在加緊施工。資金的來源,是農業銀行江蘇分行發放的2.5億元精準綜合授信貸款。
據了解,8月以來,江蘇多家銀行聚焦民營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金融服務難點、痛點、堵點問題,從優化信貸服務、降低融資成本、開展銀企對接等多個方面出招,力挺民營經濟發展壯大。降息之后,企業的貸款利息負擔得以減輕,盈利能力也將獲得一定改善。
財信研究院副院長伍超明認為,當前經濟面臨的突出問題,依舊是有效需求和信貸需求不足。此次降息,一方面將起到刺激需求端的作用,提振企業和居民的信貸需求;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緩解銀行面臨的利率約束,增強信貸供給意愿和能力。
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部總監龐溟指出,此次降息有利于促進金融機構在資產端繼續讓利實體經濟,推動實際貸款利率、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和個人消費信貸成本穩中有降,促進貨幣信貸投放總量適度、節奏平穩,有利于更好地穩投資、促消費,提振發展信心,激發經營主體活力,為經濟向上向好和平穩健康發展創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LPR或“接力”下調
釋放穩樓市信號
“MLF利率下調,有助于帶動LPR同步調降,促進房地產復蘇回暖。”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認為,預計LPR5年期報價基準利率下調幅度相對更大一些,從而拓展各地因城施策調控空間,提振樓市需求,加快推動房地產復蘇。王青也表示,考慮到當前樓市運行狀態,5年期以上LPR報價更大幅度下調的可能性較高,將帶動新發放居民房貸利率較快下行,釋放更為明確的穩樓市信號。
LPR由“MLF利率+銀行加點”構成,隨著MLF利率下調15個基點,將于8月21日公布的LPR利率也有望下調。由于LPR與MLF的操作利率呈聯動狀態,專家普遍認為,5年期以上的LPR有望下調,并進一步引導房貸利率下行。
對于購房者而言,LPR的下降無疑是一個好消息,購房者可減少還款壓力。目前,南京、蘇州的主流銀行的首套房貸利率為4%,二套房貸利率為4.8%。若本月5年期LPR報價同步下調15個基點,那么首套利率將降至3.85%,購房成本大大減少。(記者 詹 超)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