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八月一日是人民建軍紀念日,因此也叫“八一”建軍節。今年是建軍節93周年。“八一”建軍節的來歷:1927年8月1日凌晨2時,以周恩來為首的前敵委員會和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領導的北伐部隊2萬人。在江西南昌舉行了武裝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是獨立領
每年八月一日是人民建軍紀念日,因此也叫“八一”建軍節。今年是建軍節93周年。
“八一”建軍節的來歷:
【資料圖】
1927年8月1日凌晨2時,以周恩來為首的前敵委員會和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領導的北伐部隊2萬人。在江西南昌舉行了武裝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是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標志著新型的人民的誕生。
1928年4月,朱德、陳毅率領保存下來的南昌起義軍與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在井岡山會師,正式組成了工農革命軍第四軍。1933年6月30日,革命委員會決定:每年8月1日為工農紅軍紀念日。同年7月11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政府批準了這個決定。從此,“八一”成了人民的建軍節。
1933年8月1日,在瑞金葉坪紅軍廣場舉行了歷史上第一個“八一”紀念活動并且當日傍晚在瑞金城南竹馬崗舉行了紅軍閱兵式和分列式。從此,8月1日正式成為人民的建軍節。因此,可以說南昌是軍旗升起的地方,而瑞金是八一建軍節誕生的地方。
1949年6月15日,人民革命委員會發布命令,以“八一”兩字作為人民軍旗和軍徽的主要標志。軍旗,是象征或建制的旗幟。人民軍旗為紅色,上綴金黃色的五角星及“八一”兩字,表示人民自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以來經過艱苦卓絕的長期斗爭,終于在黨的領導下取得了革命的偉大勝利。
東南網記者 陳楠攝
1927到2020
又一個“八一”的腳步漸進
仰望迎風招展的獵獵軍旗
讓思緒飄飛到烽火連天的歲月
追尋蕩氣回腸的精神傳奇
重溫鮮血與生命寫就的故事
迎著如海蒼山和如血殘陽
體味生的吶喊和死的悲壯
1927,南昌城頭的聲聲槍響
把這沉重的黑夜驅趕走
照亮幽靈肆虐的角落
讓永志不忘的紅色血脈
凝聚在鐮刀錘頭的旗幟下
激蕩成改變歷史的滾滾洪流
從這一刻開始
一個馬克思主義政黨有了自己的武裝
一支新型以信仰淬火百思特網百煉成鋼
用火一樣的熱情、鐵一般的意志
喚醒了的千百萬民眾
傳播著共產黨人改天換地的革命理想
給予中華民族對抗黑暗的強大力量
那群頭頂紅星的人
用堅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
完成了史詩般的遠征
把這個帶向新的航程
二萬五千里行程
無數人追隨這面紅旗一路遠去
他們堅信這條道路的盡頭
就是夢想中可愛的
他們用鮮血鑄就一座精神的豐碑
矗立在每一個人心中
他們在槍林彈雨中譜寫熱血詩行
迎來了日出的光焰萬丈
93年崢嶸歲月
見證了共和國的浴血榮光
一支隊伍從小到大、由弱到強
從歷經數次“圍剿”仍紅旗漫卷
到行萬里長征仍豪邁昂揚
從折斷日寇鋒利的尖刀
到戰勝國民黨反動派不可一世的鐵騎
從跨過鴨綠江平息戰火
到浩瀚星空《東方紅》奏響
從蘑菇云沖天而起
到航母駛向深藍
人民一路高唱嘹亮的軍歌
只因腳下站立的地方是偉大的祖國
七一,八一,十一
三個日子的先后順序
看似偶然百思特網,卻昭示歷史必然: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人民
沒有人民,就沒有新
這是一支人民的
緊緊和人民站在一起
軍旗跟著黨旗走
我們的隊伍向太陽
走向復興的勝利之光
我們不會忘記
人民這感天動地的犧牲
和用鮮血寫就的壯麗篇章
1998年抗洪救災
2003年抗擊非典
汶川抗震、抗擊新冠……
從碧海藍天百思特網到崇山峻嶺
從高遠長空到幽深海底
從茫茫雪海到荒蕪戈壁
哪里最需要,哪里最危險
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
93年的優良傳統
早已融入這支隊伍的血脈精魂
軍營內那陣陣雄壯有力的號角聲
與民族的脈搏一起,永恒跳動
新征程的號角已經吹響
強軍目標召喚就在前方
那金色的五角星與“八一”字樣
必將指引我軍從歷史走向未來
從勝利走向勝利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