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7月29日消息,一些城市新能源車主都在表示,充電費用增加,都快要充不起電了。
事實上,除鄭州之外,廣州、上海、青島、重慶等地的新能源車主也反映充電樁價格有所上漲。一邊是車主大呼太貴”,新能源車成本優勢削減;另一邊是充電樁運營企業大部分還未盈利。
如何促進產業的良性發展?多位業內人士表示:產業引導方面,支持充電樁運營的補貼紅利有待持續釋放;企業方面,要通過創新模式、提升充電樁利用率、改進技術等提升自身盈利能力。”
快要充不起電了!”進入7月以來,不少來自鄭州的新能源車主稱,鄭州市域內幾乎不同品牌的新能源充電站均迎來漲價。與平日最便宜的深夜階段”相比,充電費用漲幅接近1倍。
一位鄭州出租車司機稱:(我)一天下來就要多花15~16元,一個月就得多花400~500元。”
不僅是鄭州,上海、青島、重慶等地也出現了使用充電樁費用上漲的情況,部分地區高峰漲幅甚至達到87%。 相比于燃油車,新能源汽車的一大優勢在于其補能成本低。而隨著使用充電樁費用的上漲,新能源汽車的使用成本優勢還能持續多久?
目前面向C端的充電費包括銷售電價和度電服務費兩部分。其中,銷售電價是指運營商從電網采購電力的成本,動態更新。同時,不同企業的采購價格會使銷售電價有小幅差異,且一般采用平價與峰谷電價兩種策略。
(舉報)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