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王梓懿通訊員張宗文
(相關資料圖)
初秋的武威市天祝縣西大灘鎮,松濤陣陣,小溪潺潺,白牦牛點綴在林間草甸的光影里,自然之美和錯落有致的美麗鄉村契合在一起,吸引游客駐足……
近年來,天祝縣西大灘鎮正通過鎮區變“景區”、農村變“景點”、民房變民宿、文創產品變旅游商品的途徑,系統解決“看什么”“住哪里”“吃什么”“怎么玩”“帶什么”等問題,鄉村旅游業從無到有,得以破題上路。
“茅舍里”民宿,“蒲公英”路燈,36條彩色巷道在陽光下絢爛奪目……今年以來,西大灘鎮圍繞鎮村融合和鎮區服務功能提升,實施項目11項,完成投資7070萬元,采取“清、拆、改、種、建”五措并舉,實施建設,著力打造“形態美、生產美、生活美、人文美”四美融合的和美鄉村。
剛剛送走一撥游客,上泉生態民居的郜祁山和妻子收拾起自己的民宿。這是一套面積109平方米的漂亮平房,有4間臥室,3個衛生間,客廳、餐廳一應俱全。前后的院落,剛澆過水的鮮花和時令蔬菜正水靈在這個富足的農家小院。
郜祁山是西大灘鎮土星村人,在鎮區做餐飲服務多年。搬到安置點后,他成為第一個吃上鄉村旅游飯的居民。“以前來西大灘的游客,沒有住的地方,留不住人。現在鎮上規劃得好,安置點的每座房屋有兩三個衛生間,開門看見的就是森林,真是個開民宿的好地方。”
西大灘鎮上泉村生態民居,共建有住房30套,設計規劃時就留足了發展民宿的條件和空間,家家戶戶都有兩個以上帶獨立衛生間的房屋,并配套建設了大門、圍墻、水、電、路、暖、雨、污、弱電及綠化亮化工程。目前,已完成全部建設內容并投入使用,越來越多的群眾正跟郜祁山取經,想要開辦自己的民宿。
兩架青山一溪水,數里村郭半入山。距離鎮區幾公里的“林緣山莊”壩堵村最近因燒烤火出了圈。從抖音、快手上看到美景美食的外地游客紛紛慕名而來,滿意而歸。
壩堵村的燒烤營地建在的如油畫般鋪展開來的河谷里,向東幾步便是祁連山萬畝森林。村黨支部書記王多忠和“村三委”成員串起肉串,產自本地草原的肥美羊肉在鍋里沸騰,他們一邊忙碌,一邊熱情招待著游客。
“這個燒烤營地是村集體經濟籌建的,讓外來的游客吃好玩好之余,也讓我們村集體經濟有了可觀的收入。”王多忠說。
與此距離幾公里的“山野人家”土星村,村民楊吉成的燒烤營地主打的是鐵板羊肉和山野趣味。時下,數不盡的野山菌正是收獲的季節,灌木叢中熟透了的覆盆子等野果靜靜等待路人的采摘。楊吉成和堂弟還牽來調教好的白牦牛、走馬、毛驢供人騎乘拍照,招徠了不少的游客。
“明年我計劃在這里種上油菜、豌豆、蘿卜,讓外地游客體驗一把農家樂趣。”楊吉成指著不遠處自己的田地說。
“在帶給游客‘詩與遠方’獨特體驗的同時,讓群眾吃上‘旅游飯’,培育鄉村經濟新的增長極,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西大灘鎮黨委書記張永堂如是說。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