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美大理
(相關資料圖)
云龍縣天池村,以綠色生態為底色,在產業發展、文旅融合,生態文明建設上實現共建共治共享,建設人與生態環境和諧共生的生態家園。
在云龍縣天池村萬畝梨園,眼下梨園中的梨樹正果實累累。山下果樹成林,山頂云霧蒸騰,呈現了一幅云上村莊、綠美天池的絕美畫卷。
天池公路兩側,成行的果樹連綿延伸,早已過了漫山梨花飛雪的陽春三月,套袋的果子壓彎了枝頭。作為云龍縣五大地理標志認證產品之一,天池村堅持把麥地灣梨、泡核桃作為全村支柱產業重點培植,現已建成以海尾河為界的泡核桃種植面積達到10022畝、麥地灣梨種植面積達到9700多畝的“雙萬畝種植基地”。天池林果場還結合地理及氣候資源特征,打造集休閑體驗于一體的特色農莊。
天池林果場負責人 楊海波
天氣熱的時候,可以來這里垂釣、乘涼,特別是9月底國慶節的時候,可以來這里采摘體驗、品嘗我們云龍的麥地灣梨。
梨園、林果場、莊園,也是天池村在一二三產業融合上的成功探索,在種植產業培植壯大的同時,積累了產業鏈條延伸、文旅融合、生態文明建設的成功經驗。穿梭在如今的天池村,正是村在園林里,人在畫中行。
天池林果場麥地灣梨莊園負責人 蔣菊
我們莊園位于太極到天池主干道的中心位置,這里非常涼快,適合避暑,很多的游客都喜歡來我們這里玩。
從梨園出發,一路驅車就可以到達天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里是科研監測、科普宣傳的重要載體,是世界范圍內36個生物多樣性熱點區域之一,也是云龍縣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集中展示中心。
作為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熱點區域之一,這里是滇金絲猴、白尾海雕、滇藏木蘭等眾多珍稀物種的生存和棲息地,目前整個保護區記錄在冊的維管物種達1249種,脊椎動物439種,是世界性科研及科普的重要區域。
云南云龍天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工作人員 李茜
云南云龍天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作為滇金絲猴最南端的美麗家園,近幾年先后舉辦了亞洲靈長類會議,榮昶杯青年全球治理大賽等活動,受到了世界各國專家學者的廣泛關注,目前也是云南省生態文明教育基地和云南省科普示范基地。
保護區現有面積14659.42公頃,高山湖泊、林海、草甸,構成了相輔相成的自然生態系統。與天池村毗鄰的大浪壩草甸,進入雨季以來,林木蒼翠,矮草和野花鋪成碧綠的地毯,小溪里清流汩汩,牧馬、賞花、看云起云落,或者拍照,隨便一幀都是唯美的畫面。
游客 黃琳
順著蜿蜒的山路下來的時候,我感覺這里就是現實版的綠野仙蹤,藍天、白云、草地,一匹匹馬,活生生地展現在自己眼前,太美了,它是藏在深山里面的森林秘境,有機會希望大家多來走走看看,值得一游。
云龍記者站:曹東 毛廷沛 李維麗
編輯:劉林靈 字昕
責編:李婧
監審:馬焰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