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政策紅利持續釋放發展動力(主題)
經濟日報記者 王偉
在海南海口江東新區,來自比利時、西班牙等地的可可原料被加工成巧克力銷往各地;在萬寧興隆華僑農廠,當地特色的興隆咖啡豆經深加工后遠銷海外;在洋浦保稅港區,從巴西、加拿大等地進口的大豆、菜籽等原料經加工后銷往國內各地……
近年來,隨著海南自貿港“雙15%”稅收優惠政策及加工增值超30%內銷免關稅政策(以下簡稱“加工增值政策”)的落地生根,越來越多的加工企業在海南成立區域總部或加工廠,乘著自由貿易港政策的“東風”踏浪前行。
今年上半年,海南貨物貿易進出口規模歷史上首次突破千億元關口,達1151.6億元。其中,海南規模以上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4%;民營企業進出口616.2億元,增長51%,在全省各類外貿主體進出口規模排名中位居榜首。
“我們就是被自貿港加工增值政策吸引來的,這一優惠政策對我們加工企業降成本方面帶來很大的資金利好。”加綠巧食品制造業(海南)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孟偉偉介紹,2021年11月,加拿大綠色巧克力工廠正式簽約落地江東新區,目前公司95%的原料從比利時、西班牙、意大利等國家原裝進口,在售巧克力30多種,年產值達8000萬元。
“目前公司已享受到海南自貿港的‘雙15%’稅收優惠政策,并于今年4月申報了加工增值政策。海南自貿港的加工增值政策對我們的吸引力很大。待未來全島封關后,經加工后的咖啡產品再銷往島外的話,還可以再享受增值稅政策優惠。”孟偉偉說,待申報成功后,公司將在稅收優惠政策的加持下,加大產品研發設計力度,增加冰淇淋、飲品生產線,建設巧克力文化展廳,打造“前店后廠”的多產業融合發展業態。
“海南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貿易港,背靠超大規模國內市場,鏈接東南亞咖啡市場,也是國內唯一同時適用自貿港政策和RCEP規則的省份,未來海南咖啡產業將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正大(海南)興隆咖啡產業開發有限公司財務總監鄭子民說,“公司正緊緊圍繞整個咖啡產業鏈謀篇布局,依托海南自貿港的免稅政策落地見效,發展咖啡進出口及加工貿易,推動海南咖啡實現‘原料買全球’‘產品賣全球’,讓世界咖啡在這里進入中國,讓帶著海南印記的咖啡從這里香飄世界。”
目前,借力自貿港加工增值政策的虹吸效應,一批具備自貿港特色的產業正加快發展。今年3月,一批加工增值超30%免關稅干制大青鯊魚鰭在海口海關放行,海南自貿港加工增值政策首次惠及海產品;先聲藥業、康哲藥業等重點醫藥企業通過“樂城研用—海口生產”模式引進藥械產品,實現本地化生產;海口空港綜合保稅區一站式飛機維修產業基地多次承接境外飛機保稅維修業務……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