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謂抬旗,就是將某旗佐領下某家人或其整個家族,抬升入地位較高的旗分中;或者由包衣佐領,改為沒有奴仆性質的旗分佐領。
2、抬旗這種特殊制度之所以能存在,主要原因就在于八旗系統內部存在等級差異。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3、清朝的八旗系統分為上三旗、下五旗,上三旗是鑲黃、正黃和正白旗,下五旗是正紅、正藍、鑲紅、鑲藍和鑲白旗。
4、其中:上三旗乃天子所領之旗,下五旗由宗師王公領屬。
5、2、八旗的每一旗色內部,還分為滿洲、蒙古和漢軍。
6、3、上三旗內還有若干包衣佐領,統一由內務府管理,又稱內三旗。
7、這種層層劃分使得八旗成員存在身份的等級差距。
8、因此,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清朝皇帝會采用抬旗的形式,提升某些人在八旗系統內的地位。
9、例如,由包衣佐領、管領下人抬入滿洲旗。
10、熟悉清朝歷史的人都知道,包衣佐領管領的身份較低,很多成員都要承擔皇室的服役工作,具有一定奴仆性質。
11、因此,將其抬為滿洲旗分佐領,實際上是提升了八旗包衣的身份。
12、除此以外,還有許多功勛卓著的旗人官員,或者一些得皇帝看重的官員,其家族由下五旗抬為上三旗,由此擺脫了與原屬王公的身份約束關系。
13、最后,我舉一個抬旗的案例作為說明。
14、乾隆四十年正月二十五日,深得乾隆皇帝寵愛的孝儀純皇后魏氏(時為皇貴妃)離世前四日,乾隆將她的家族抬為滿洲旗,并編為世管佐領。
15、這道抬旗的諭旨內容如下:abkai wehiyehe i dehici aniya aniya biyai orin sunja de. hese wasimbuhangge. hūwang guifei i dancan be kubuhe suwayan i manju gūsade tukiyebu adarame niru banjibure icihiyafi tukiyebure babe booi ambasa harangga gūsai ambasai emgi acafi. kooli be baicafi toktobume gisurefi wesimbu sehe.乾隆四十年正月二十五日奉旨:著將皇貴妃娘家抬入鑲黃滿州旗,如何辦理編牛錄后抬旗之處,命內務府大臣會同該旗大臣等查例后定議具奏。
16、欽此。
17、魏氏原本為正黃旗下的包衣管領(辛者庫)出身,最終被自己的丈夫改善了整個家族的階層。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