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從廣西國際壯醫醫院了解到,該院近期接診不少受到意外傷害的青少年兒童,有被狗咬傷臉部、腿部的,有被海蜇蜇傷的,還有被紅火蟻咬傷的。當日,廣西疾控中心發布8月健康提示,除了防范意外傷害,還應做好登革熱、猴痘等傳染病,以及食物中毒、洪澇災害所致次生災害的預防與防范。
孩子玩耍時被狗咬傷
廣西國際壯醫醫院急診科護士王冰告訴記者,7月31日,急診科收治了一名從防城港市上思縣轉診來的小女孩,其鼻子和臉部都有被動物抓咬的傷口。患者家屬說,小女孩到隔壁鄰居家玩時,不慎被鄰居家養的狗咬傷了,于是連夜趕到南寧就醫。“我們給小女孩接種了狂犬病疫苗以及免疫球蛋白,4處咬傷傷口均用堿性清潔劑和一定壓力的流動水交替規范沖洗15分鐘以上。經過一夜的觀察,小女孩與家人就回去了。”而之前,該院急診科就接診過一名被金毛狗咬傷的青少年。
(資料圖)
據了解,暑假以來,廣西國際壯醫醫院接診了不少青少年兒童意外傷害的病例。如7月2日,一名孩子跟父母去海邊游玩時,不慎被海蜇蜇傷;一名孩子在草地玩耍時被紅火蟻咬傷手和腿。
廣西疾控中心提醒,暑期是青少年兒童意外傷害的高發期,主要有跌倒/跌落、溺水、道路交通事故和燒燙傷等。家長應給孩子樹立安全意識,讓孩子養成安全的行為習慣,不去未開發的區域探險;加強防溺水“六不準”教育,嚴防發生溺水事故;遵守交通規則,不在馬路上追逐打鬧,不闖紅燈等;要排查家中的日常生活用品,消除可以預見和避免的安全隱患;加強監護,盡量避免未成年人獨自在家或獨自外出。
健康防范不容忽視
除了要防范以上發生的青少年兒童意外傷害事件,廣西疾控中心發布的8月健康提示中還提醒大家,本月應做好登革熱、猴痘等傳染病,以及食物中毒、洪澇災害所致次生災害的預防與防范。
●登革熱
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經伊蚊傳播的急性傳染病,主要癥狀為發熱、皮疹、頭痛、關節痛和肌肉痛等。近期,全球登革熱疫情總體呈現高發水平,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疫情較為嚴重,廣西周邊省份也發現了本土病例。
預防措施:做好防蚊、滅蚊工作。清理積水,減少蚊蟲孳生。做好個人防護,不長時間逗留在樹蔭草叢。如出現高熱、頭痛、全身肌肉痛、骨關節痛、皮疹等癥狀,應及時就醫,并主動告知醫生旅居史。
●猴痘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種人獸共患病,人群普遍易感,主要通過與猴痘病例的密切接觸傳播,接觸病毒污染的物品也有可能感染。臨床表現主要為發熱、皮疹、淋巴結腫大,大多數病例臨床癥狀較輕,死亡病例主要為未得到治療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等免疫力低下人群。2022年5月以來猴痘疫情向多個國家擴散蔓延,2023年6月以來,我國多個省份先后報告了猴痘疫情。
預防措施:做好自我防護。重點人群要加強自我防護,減少高危行為。做好健康監測,關注疫情信息。出入境人員需關注目的地國家和地區猴痘疫情信息,不接觸猴痘樣癥狀者及嚙齒類、靈長類等動物。
●食物中毒
夏季持續高溫為細菌增殖創造了適宜條件,食物容易腐敗變質,微生物性食物中毒發生的風險升高。此外,每年6—9月份雨水充沛,是廣西各類野生蘑菇生長的旺季,容易發生毒蘑菇中毒事件。
預防措施:不隨意采食野生蘑菇。注意飲食飲水衛生、注意個人衛生、清潔消毒。餐具和廚具要用流動安全的水沖洗、晾干,定期對餐具進行消毒,廚房環境要清潔。
●預防洪澇災害所致次生災害
正值汛期,持續降雨可能引發局部地區洪澇災害,發生腸道傳染病等公共衛生事件的風險升高。
預防措施:密切關注當地氣象預報預警信息,做好應對極端天氣事件的防范工作,加強防范。注意個人安全,注意飲食飲水衛生。(記者 葉禎 實習生 董雨姍)
編輯:羅寧
責任編輯:覃鳳妮
值班編審:湯潔葵
登錄 登錄登錄南寧云賬號
忘記密碼?登錄
還沒賬號?立即注冊
其它登錄方式 QQ登錄 新浪登錄 微信登錄點擊頭像快速登錄
切換賬號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請輸入驗證碼
確定 取消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