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組合拳” 破解融資難
“產業鏈+資金鏈”融合政銀企對接會舉行 助力產業與金融同頻共振高質量發展
(相關資料圖)
金融機構工作人員與企業代表正在進行面對面溝通。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劉曉敏 攝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周輝霞 實習生 關育秀
7月25日,長沙市“產業鏈+資金鏈”融合政銀企對接會在長沙望達智造產業小鎮科創中心舉行。近10家金融及擔保機構與50多家企業面對面宣講最新政策、講述供需情況、介紹特色產品、交流融資技巧,雙方都收獲滿滿。
強化“三信”拓寬融資渠道
長沙市工信局二級調研員裘毅介紹,為幫助企業破解融資難、融資貴,長沙市工信部門陸續出臺政策,設立了長沙市小微企業信貸風險補償基金、中小企業轉貸引導基金和天使投資基金等“三大基金”,組織開展了系列特色活動。
長沙市風補基金運營機構醫械好融通公司執行總經理陳林建議,企業要強化“三信”建設,讓企業成長的每一步都能得到金融工具的支持。
要有重新走進銀行的信心。一些企業之前在融資時遭遇過挫折,再與銀行打交道沒信心。其實,近年來,銀行在轉型發展過程中,對中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非常大,企業應該重拾信心再嘗試。
要注重提升保持自己的信用。現在一些銀行對于成長型、創新型、“專精特新”企業,創新了豐富的信用貸款產品,不用資產抵押企業就可以獲得高額信用貸款,因此良好的信用是中小企業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有效途徑之一。
要強化信息溝通。當前銀行信用貸款產品更新迭代非常快,企業要及時掌握新的產品、政策信息。
特色企業更易獲資金青睞
湖南某機器人有限公司研發出一款最大載重量達200噸的AGV,受到眾多新能源汽車制造企業的關注。在訂單紛至沓來之時,該公司負責人卻為擴產資金發愁。了解到長沙的信貸風補基金后,該公司主動申請,不到7天就獲批到200萬元的信用貸款,風補基金運營機構持續跟進幫扶,隨著企業成長風補額度從200萬元增額至1000萬元,企業的業績實現了從2000萬元到1億元的飛躍,并在今年被認定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
陳林用這個案例向參會企業傳授中小微企業持續幫扶獲得金融助力的一些技巧:首先要讓金融機構了解到,企業為何要融資,是用于項目投資建設,還是流動性補充?銀行方面針對傳統企業、科技型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會推出不同的融資產品。中小微企業可以根據需求去適應規程揮出融資的“組合拳”。其次要讓金融機構看到資金的風險可控。
望城區工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吳陽介紹,該區持續抓好工業新興及優勢產業鏈建設,特別是加大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服務支持力度,通過政府搭臺,加強企業和金融機構之間的合作,推進了中小企業加快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步伐。
此次對接會由長沙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長沙晚報社指導,長沙市企業服務中心、望城區工信局主辦,是2023長沙產業金融服務大行動系列活動之一。活動中,關于中小企業融資技巧的分享,是參會企業最感興趣的內容之一。長沙市企業服務中心和望城中小企業服務平臺還將聯合專家和銀行對企業提出的融資需求進行線下走訪,確保產融互動活動的效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一審:謝振華 二審:蔣宇 三審:王亞奇)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