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碳酸鋰期貨價格持續走弱。本周五,碳酸鋰期貨主力合約LC2401跌2.61%至208800元/噸,創下上市以來價格新低?,F貨方面,本周碳酸鋰價格也呈現持續跌跌不休的局面。據生意社數據,8月11日,電池級碳酸鋰國內混合均價價格為269600元/噸,與8月6日均價283000元/噸相比下降了4.73%。
對于這一現象,長江期貨有色資深研究員李旎認為,鋰電需求端增速放緩且上游資源端穩定放量,即供需面存在錯配是近期碳酸鋰價格維持弱勢的主要原因。
(相關資料圖)
“下游動力電池行業產能階段性過剩,導致終端需求向上傳導進度緩慢,但近期江西地區礦山與青海鹽湖產量均有一定幅度的提升,鹽湖端處于黃金生產期,礦端貨源增加,供應端趨于寬松,基本面緊平衡格局已經扭轉。”李旎表示。
“6月碳酸鋰價格仍在高位時就可以預期到當前基本面的疲軟?!痹谥行沤ㄍ镀谪浄治鰩煆埦S鑫看來,8月本就是汽車消費淡季,而6月份面臨中報壓力,一般會是銷售和生產的小高峰,因而7月到8月環比增速放緩是可以預期的,同時疊加供給的增長,供需關系轉變亦是預料之中。
SMM公布的庫存數據顯示,今年7月,上游增逾1萬噸庫存,下游減少逾6000噸,碳酸鋰總庫存較6月底增加約4400噸。“下游的去庫可以理解為需求轉弱疊加價格進入頹勢,采購積極性不足,以消化庫存為主?!睆埦S鑫指出,總庫存的反轉意味著7月供需已經轉向寬松。“市場本來預期中下游會為四季度的旺季補庫備貨,但在排產不及預期、居民消費仍舊疲軟以及中下游較健康的庫存狀態和全行業居高不下的庫存等背景下,價格反彈的預期越來越弱,頹勢沒有絲毫扭轉的跡象。”張維鑫表示,8月排產不及預期,預計供需關系仍將是過剩狀態。
值得額外關注的是,有貿易商向期貨日報記者表示,本周四,市場已出現230000元/噸以下的貨源。此外,市場上也有消息傳出藍科鋰業將放貨3000噸,雖然主要是交付給前期高價拿貨客戶,但在供需本就寬松的當下,無疑是進一步加大了現貨下跌的壓力。
一位從事鋰礦貿易的銷售人員告訴期貨日報記者,近期,在鋰礦廠面臨碳酸鋰價格下行和資金周轉壓力的背景下,部分礦廠開始低價出售精粉,市場出現鋰精礦價格低于原礦價格的情況。“有自有礦產的企業維持正常生產,但需要外購原料的鋰鹽廠已經出現成本倒掛。”該銷售人員表示,在下游需求暫未看到明顯改善的情況下,供應量增加對市場心態影響較大,導致廠家開始選擇低價拋售。
有分析人士告訴記者,隨著現貨市場價格下跌速度加快,帶動期貨價格承壓加大,當前的期價已不斷逼近成本線。據該分析人士測算,當前國內碳酸鋰生產平均成本約190000元/噸,自有礦企業生產成本控制在90000元/噸以下。該人士表示,部分外購鋰輝石提鋰企業陷入虧損。不過,隨著鋰礦供應逐步轉向寬松局面,平均成本有望下降。
展望后市,碳酸鋰期貨能否守住200000元/噸大關?
“經過一段時間的博弈,市場已經基本認可8月份現貨較LC2401合約價差在35000元/噸左右(以SMM電池級碳酸鋰為現貨基準),現貨的下跌必然會給期貨價格帶來下行壓力?!睆埦S鑫認為,在悲觀情緒和預期沖擊下,2401合約跌破200000元/噸并非不可能。
“碳酸鋰期貨上市以來,市場對中長期價格的偏空預期已成為產業共識。在前三年鋰電行業高增速背景下,高利潤驅動上游礦端建設投產積極性較高,2022年海外礦端有所放量,但受各種供應擾動的影響,進展不及預期,投產將在今年下半年集中放量。此外,下游正極材料企業在終端需求未見明顯增量的情況下積極去庫,補庫意原不強。市場目前以長協訂單為主新單成交量有限,整體來看出貨不暢?!崩铎槐硎荆妓徜囍髁霞s基差由上市之后高點74100元/噸下跌至36200元/噸,期現貨聯動下,現貨市場跟跌逐步落實,市場供大于求的矛盾點以及短期持續成交寡淡的市場氛圍不斷擾動部分小廠及貿易商心態,現貨市場低價促成交的現象頻發,導致實際成交價逐步走低。她認為,產業悲觀情緒下,期貨可能跌破200000元/噸。
不過,也有多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今年四季度,電池級碳酸鋰價格有望保住20萬元/噸關口。
李旎認為,下半年產能爬坡進度存在不確定性,鹽湖爬產較慢,澳礦項目受到環評限制,大幅過??赡芤鹊矫髂瓴艜霈F?!?023年供需嚴重過剩的可能性并不大,四季度旺季將使得需求仍具韌性,而在供需基本平衡的情況下,高成本項目仍是供給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碳酸鋰價格的邊際支撐依然較強。”在張維鑫看來,即便LC2401合約跌破200000元/噸,短期內繼續向下的空間也有限,難以重現年初快速下行的情景。
“不過,2024年,這些支撐因素難以繼續維持,2401合約大概率會來到20萬元/噸以下。”張維鑫強調。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