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聚是年夜飯最重要的主題。除夕之夜,豐盛的年菜擺滿餐桌,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共享美味,回顧過去,展望未來。一年中的辛勞和收獲、闔家團圓的幸福和歡樂,盡在這一頓年夜飯中。
(資料圖片)
辣而不燥的紅辣椒、辛香撲鼻的花椒、濃郁醇厚的牛油鍋底,牛羊肉、毛肚、金針菇等食材在紅油中翻滾跳動,空氣中升騰起熱氣和香味,一家人圍著火鍋,邊煮邊涮,邊吃邊聊,酣暢至極……
這是日本華文教育協會會長顏安一家人的年夜飯,麻辣鮮香的火鍋是他們每年必不可少的“年味”。顏安祖籍四川宜賓,在他看來,沸騰的火鍋中寄托著海外游子對家鄉的眷戀,一家人圍爐涮火鍋是對團圓最好的詮釋。
“年夜飯不僅僅是一頓豐盛的大餐,還包含著對時光的敬意、對生活的整理和對美好未來的期盼。”顏安說,他家的年夜飯也加入了當地美食,他們去東京的超市采購了當季最新鮮的魚、蝦、螃蟹等,制作了刺身、壽司等,不同的飲食文化融匯在一桌年夜飯中,不同風味在舌尖碰撞帶來了獨特的味蕾享受。
在法國里昂,法國小熊貓學校校長羅堅一家人和朋友們歡聚在一起吃年夜飯。“朋友們把自家最拿手的菜帶過來,紅燒魚、米粉肉、八寶飯、糯米糍粑等應有盡有。我家院子里種了一棵香椿樹,之前我采了一些香椿芽冷凍在冰箱里,這次拿出來做了一道香椿炒雞蛋。我七歲的小兒子第一次嘗試掌勺,在大人的幫助下做了一道西紅柿炒雞蛋。我們還從中餐館訂了北京烤鴨、烤乳豬、廣式燒鵝等菜品來豐富餐桌。”
“最好的年夜飯,就是家里爸媽做的那桌家常菜,我們在異國他鄉還原出一頓原汁原味的中式年夜飯,希望撫慰大家的故鄉情。”羅堅說,大年初一他們還將舉行一場大型團圓飯活動,近百個華人家庭圍坐在長桌旁,大家一起吃中餐包餃子。
在羅堅看來,傳統年俗也是讓華裔青少年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的好機會。“我們學校的孩子們做了手工兔子紅包、手繪兔爺、窗花等,家長們帶著孩子置辦年貨、準備年夜飯,讓孩子們加深了對年俗的記憶。”
除夕夜,悉尼華星藝術團團長余俊武在悉尼市政府主辦的嘉年華藝術節現場,為演出而忙碌。他告訴記者:“華星藝術團的演員們在藝術節開幕式上帶來了民族舞、合唱等精彩的表演,各族裔民眾聚集在一起觀賞節目,現場熱鬧非凡。”
嘉年華開幕式表演結束后,余俊武回到家中,與全家人一起吃年夜飯,看春節聯歡晚會。“我們一家人通宵慶祝,家人提前去超市采購了食材,有西餐的半成品,也有新鮮的中餐食材,做了一桌融匯中西風味的年夜大餐。餃子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家人一起調餃子餡、搟餃子皮、包餃子,濃濃的春節氛圍就有了。”
除夕是華人最看重的團圓之日,為了一家人能夠團圓,意大利米蘭華助中心執行主任周建煌和妻子1月10日從米蘭飛回了中國,在家鄉浙江瑞安和母親、姐姐一起過年。
“我的家鄉地處山區,物產很豐富,有山藥、冬筍、糯米湯圓、湖嶺牛排、牛肉焙片等,這些都已經提前備好,我們還要去菜市場買一些海鮮和肉類,像是魚、螃蟹、蝦、豬蹄等都是必須要有的。”周建煌說,年夜飯不僅要好吃,還要圖個“好彩頭”,每一道菜都充滿美好的寓意,比如年糕寓意年年高升,芋頭、紅燒魚寓意年年有余,糯米湯圓寓意團團圓圓。
周建煌表示,春節在海內外中華兒女心中的地位是其他任何節日都難以超越的,漂泊在海外的游子都希望春節能回到家中,與家人一起敘鄉情、品鄉味、話鄉音,而年夜飯是家家戶戶最熱鬧歡愉的時候,是辭別舊歲的重要時刻,也蘊含著迎接新歲的美好祈愿。(記者 吳侃)
相關閱讀
新華全媒+丨預訂增長、需求旺盛——從年夜飯預訂看餐飲業的復蘇 主播說聯播丨這份特殊的“年夜飯”,咱們不見不散! 守護舌尖上的年夜飯!《周周有料到》在好友緣發現…… 年夜飯、年會、團拜會好地方!盤點西鄉塘區這些預定火爆的飯店餐廳 今年的年夜飯您打算如何吃?《周周有料到》持續關注民生大事責任編輯:Rex_22